图为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向群众发放防治艾滋病资料,倡导群众积极参与到防治艾滋病行动中。(唐念摄)
图为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抽血化验,建立疾病预防档案。(黄摩登摄)本报记者 黄摩登
2014年,贵港市实施重大疾病防治攻坚工程,建立并完善了基层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比例比2013年下降了20.32%,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95%以上。贵港市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明显提升,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防艾行动全民参与
“1981年美国首例艾滋病被发现,4年后,中国首例艾滋病被发现,至今尚无有效防治手段,所以艾滋病被称为超级癌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覃雄林介绍,艾滋病虽无有效防治手段,但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延长艾滋病病人的生命。
据了解,广西的艾滋病病例数位居全国第二,贵港市的艾滋病病例数则位居广西同类城市的第四。2010年,由政府主导的艾滋病防治攻坚战在贵港市展开,每年按全市人口数每人1元的标准落实艾滋病防治经费500万元,把艾滋病防治纳入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免费为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
“纳入抗病毒治疗后,病人需每天吃药,终身服药。”覃雄林介绍,政府主导的防艾攻坚战开始后,病人每人每年可得到2万元的药物治疗,通过抗病毒治疗,病人的传染性降低,可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全市两级疾控中心均设立了独立的艾滋病防控科室,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均配备了防艾专干,专门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市疾控中心、桂平市疾控中心及平南县疾控中心均设立了规范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全市已建立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个、免疫功能检测实验室3个、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2个。并建立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19个,覆盖市县两级疾控中心、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且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艾滋病检测点。
全市在原有贵港市、桂平市和平南县人民医院3家抗病毒治疗点的基础上,新增了覃塘区人民医院作为抗病毒治疗点。通过定点医院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死率,减少传染危害,累计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4133人,目前正在治疗3008人。全市新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比2013年下降20.32%;全年艾滋病病死率为4.47%。
结核病可防可治
“结核病起病隐匿,发病症状不明显,如发现有咳嗽、咳痰超过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就应及时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受免费检查。”覃雄林介绍,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但由于其隐匿性的发病特征,多数群众往往得了结核病却不及时诊治而延误了病情。
2004年,贵港市开始实施结核病防治项目,加大对结核病的防控力度,结核病患者检查费和药费全免。全市新感染结核病患者年均为4000人,2013年登记的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到2014年底治愈率达85%以上。
“如果发现得及时,至少需要6个月就可以治愈。”覃雄林介绍,结核病人被确诊后,需要每天服药1次,此后至少连续服药6个月,期间不能停药,一旦停药就容易造成患者的耐药性,达不到治疗效果。服药达规定时间后,经过痰检,确定治愈后就可以停药了。
“与治疗相比,预防结核病同样重要。”覃雄林说,结核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除了治疗期间的病人必须带口罩外,出门在外,每个人都不应随地吐痰,讲究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针对贵港市人口基数大、病人多、督导管理难等问题,贵港市积极改进工作管理模式,采用了改良的县—乡—病人的督导管理模式,减少管理环节,同时将奖罚机制引入到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与综合医院的转诊工作机制,确保结核病人的高发现率和治愈率。2014年,全市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100%,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为90.02%。
重医重防推行免疫规划
打防疫针是疾病预防的一个关键。目前,贵港市免疫规划工作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执行。为进一步强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责任意识,市卫计委以乡镇为单位,把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估范围,达不到评估分值的,处以“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
贵港市共划定14个乡镇为免疫规划重点监测乡镇,各重点乡镇都全力以赴,积极整改,争相通过考核验收,避免挂上“免疫规划黄牌”。以乡镇为单位的黄牌警告机制实行以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改变了群众“重医轻防”的观念,带动了全市免疫规划工作良性运转。
2014年,贵港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五苗”报告接种率均达95%以上,其中卡介苗99.68%、乙肝疫苗99.62%、脊髓灰质炎疫苗99.55%、百白破99.53%、麻疹99.50%。全市无重大预防接种事件发生,已连续22年维持无脊灰质炎状态,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和脊灰疫苗衍生株病例的发生;连续13年无百日咳、白喉病例的报告,麻疹发病率显著低于广西平均水平,有效地保护了全市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