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静正在训练女儿品酒的敏感度。(张庆杰摄)本报记者张庆杰
天空拂晓,一缕缕青烟在瑶山的村落冉冉升起,孩子们的嬉笑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此时,一缕缕酒香开始在空气中漫延。
平南县马练瑶族乡北胜村蓝田垌的韦小静被熟知的人称为“酒仙子”。因为她在家排行第四,大家也叫她韦四,“韦四酒坊”因此而得名。韦四酒坊平均每个月生产米酒1500斤左右,因为香醇、口感好、喝了不会上头,深得大家的喜爱。
酒香不怕巷子深。韦小静酒坊离公路大概有100米距离,4月24日,记者在路边就能闻到一股诱人的酒香,顺着酒香往巷子里走,在尽头处的一层民房的墙壁上看见“韦四酒坊”四个字。这时,酒香更加浓郁,令人陶醉。
韦小静12岁开始跟父亲学习蒸酒,父亲每次蒸出来的米酒都要求她先亲自尝一尝,久而久之,她渐渐地喜欢上了米酒,梦想着有一天自己开一家酒坊。1996年,韦小静终于梦想成真,酒坊的生意不错。2005年,她投资做木材生意,不料亏损了10万多元。为了把债务还清,她和丈夫到广东开始了打工生涯。直到2013年,韦四酒坊又出现在乡里乡邻的视野。
“每天早上起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缸里的酒糟舀到铁锅里装上蒸炉,再把蒸炉和铁锅交接处用密封带塞紧,然后才开始烧火。”韦四接着说道,“因为丈夫外出工作,家里的大小事务全是我一个人操持。小女儿陈滕宁知道我辛苦,今年没去广东打工了,在家帮我分担一些工作。”
“蒸酒是妈妈热爱的事业,我要努力学习蒸酒的方法,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做到精益求精。”陈滕宁告诉记者,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她已基本掌握了蒸酒的火候和发酵酒糟的方法,信心很足。
韦小静以吃苦耐劳的精神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最令她欣慰的是,女儿将成为她的接班人。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