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日芳
出生在瑶家,服务于瑶乡,分别于2013年、2014年获全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瑶族人民的儿子陈祥荣,对家乡一片情深。
从小行走“泥水路” 现在要建“水泥路”
陈祥荣是平南县马练瑶族乡新利村人,2000年7月参加工作,曾在教育、宣传、纪检等多个部门工作,于2011年7月从平南县城回到家乡马练瑶族乡任乡长,2013年3月调任国安瑶族乡党委书记。
党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多年来,陈祥荣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关注民生为第一宗旨,以发展经济为主线,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努力。
从小行走“泥水路”,长大要走“水泥路”——曾经,陈祥荣这样下过决心。当了地方父母官后,他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修路。在党的民族政策下,经他努力争取,2011年以来,马练、国安两个瑶族乡共7个行政村近30公里水泥路相继建成,特别是2013年修通的国安乡思和村至马练乡北胜村18.4公里的水泥路,极大方便了瑶乡群众的出行;去年12月,国安瑶族乡发达村至金秀县罗香乡山茶村3.6公里水泥路的顺利竣工,加强了国安瑶族乡与世界瑶都金秀的交流和发展。
至今,陈祥荣争取到财政、扶贫、民委等部门资金硬化屯道20多条共16.83公里,个人为修路捐款累计超3000元。目前,国安瑶乡100%行政村、75%的自然屯实现了通水泥路。
夜访瑶家解民情 经济民生比翼飞
在贵港市北部最偏远且仅有的两个瑶族乡工作,夜访瑶家是陈祥荣创出的解民情活动。
因大部分群众白天在地里和山上劳作,夜访瑶家活动充分利用了群众晚上在家的时间。据了解,陈祥荣每月至少利用10个晚上到村屯、学校和农户家中调研,综合各方面情况给瑶乡群众出了不少主意。日前记者在国安瑶乡采访时,甘雅村60多岁的硕伯伯在家门前不远的地里察看新种下的沙糖桔树苗。他对记者说:“今年大年初九晚上,陈书记到我家,了解到我去年种的两亩凉粉草收成不太好,告诉我凉粉草可以间种沙糖桔。因为广东取消了很多沙糖桔基地,我们有机会抓住市场,去年村里已有人这样做获得了成功,我信。”
在陈祥荣的带领下,瑶乡干部在开展“夜访瑶家”活动中收集了大量民间生产资料,积极引导瑶乡人民发挥资源优势。如马练乡做好山上植树造林和山下加工销售两篇文章,使林业成为全乡第一支柱产业,每年交易木材约15万立方米,产值达1.5亿元。在国安瑶乡工作期间,陈祥荣通过夜访瑶家活动,发动指导群众扩种凉粉草,去年全乡种植凉粉草面积超6000亩,均获丰收。因市场价格波动,他又在引导群众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献计群众间种沙糖桔达800多亩。10个村中有5个是贫困村的国安瑶族乡,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10元。
夜访瑶家从家访群众到家访机关干部和老师。在广泛了解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3年,陈祥荣争取到资金200万元建成国安瑶族乡中心小学综合楼和3所小学的教师周转房,全乡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达99.75% ;同年争取资金20万元建成村级活动中心1个;争取资金100万元建成乡卫生院公租房。去年,国安瑶族乡新农合参合率达99.8%。去年,陈祥荣争取自治区财政厅基层政权维修项目资金60万元,对政府办公楼进行维修。现在,总投资约40万元的乡政府公租房项目已封顶,将于明年春节前竣工,政府办公条件和干部住宿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
“生态瑶乡”的广义“生态”
“生态乡村”的内涵在于村屯绿化、饮水净化和道路硬化,陈祥荣给出的“生态瑶乡”之意为:新常态的“生态乡村”工作与保障瑶汉同胞的和睦共处的安全维稳工作齐头并进,是瑶乡最生态、最自然的体现。多年来,他一直在实践这一思路。
2013年7月26日至8月3日,连续雨天。这一周,因夜以继日巡回察看有无自然灾害,陈祥荣没有一晚安睡,结果生病了,接下来的一周同样无法安睡。但他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他守护了亲人。
在马练、国安两瑶乡工作,每年汛期和森林防火季节,陈祥荣都带头带班、值班,克服交通条件差、民宅分散等困难,走村入屯,防患于未然。几年来,马练、国安两瑶乡均未发生森林火灾和因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
马练、国安林地面积广阔,时常发生山林、土地等矛盾纠纷。陈祥荣重视解决不同村屯、不同民族、不同姓氏之间的纠纷,经常带领乡、村干部走村入屯,发挥义务法制宣传员的作用,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多年来,马练、国安两瑶乡均没有因民族关系和各类纠纷而引发越级上访事件,瑶汉同胞和睦共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新闻推荐
惟愿老人老有所乐——思旺镇花石村群众齐心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故事
...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