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武林港。(陈榕玲摄)当前,城镇化已迈入快速发展轨道,预计到2020年,贵港城镇化水平达到55%左右,高于广西的城镇化水平并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城镇人口占全区城镇人口的比重保持在55%左右。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贵港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贵港要充分发挥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沿江城市间的分工合作,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以“一江两轴”(“一江”指“西江”,“两轴”指324国道和南梧二级路)为重心,推动贵港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形成以贵港中心城区为主中心、桂平和平南城区为副中心、沿江18个城镇为布点的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绿色低碳、亲水宜居的沿江城镇体系,力争“三年拉框架,五年出形象,八年大变样”,提升城市品牌品位。
一、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完善流动人口居住和户籍准入政策
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居住证的发放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居住证与户籍的对接制度,逐步分批解决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口户籍问题,优先解决城镇中务工农民及其新生代落户及城中村等户籍历史遗留问题。同时适当清理与户籍挂钩的相关政策,重点清理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各种与户籍挂钩的政策,优先在港北区等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县区试行。
(二)改善城镇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统筹协调好水、电、气、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高标准加快城镇雨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主城区防洪能力(提高到100年一遇),港南区、桂平市、平南县等县域城镇要加大有关投入;加速建立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加大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落实贵港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中有关规定;加快城中村改造,逐步提升其公共服务水平。
二、重视激活并引入民间资本,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城镇化发展常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主要是政府通过筹资、招商引资来实现;另一种则是政府与社会双推动的城镇化,是市场推动下的城镇化,此模式早期在东莞、温州以及义乌等出现过,即私人投资,政府配套。这种注重市场推动的城镇化模式,有利于引进民间资本。据研究,广西民间资本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投资比重、增速都高于国有投资,2012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7393.46亿元,高于国有投资2931.57亿元,同比增长31.70%,增速高出15个多百分点。针对贵港市城建资金不足,要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注重市场推动,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利用好民间资本推动城镇化建设,可借鉴韩国、中国台湾的经验。
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构建多元化城乡建设资金筹措格局和投融资机制。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低息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各级投融资平台,多渠道融资,探索把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采用BT和BOT模式委托战略投资者代建,有效破解土地收益不足以弥补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的难题。通过政府引导,由战略投资者与信托机构合作发行“定向、可转让、变相保底信托基金”,吸纳本土雄厚的民间资本参与新城新区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同时,注意明确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方向。金融创新主要是支持城镇发展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民市民化。城镇发展工业化方面,支持企业优化内部管理、加大技术创新、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生产方式,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直接、间接融资及信用担保等创新,探索有效融资方式,解决好其融资难问题,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农业产业化的同步推进;农民市民化方面,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重点满足农民城镇生活方式转变后,对社保、自主创业和消费信贷的需求。
此外,注意分类设计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方案。从各地的实践看,分为两类金融解决方案:一是农民市民化所需资金的支持方案,主要包括农地直接交易和耕地、经营用地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证券化、入股,土地信托及资管计划的建立等方案。二是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方案,主要包括股权融资、设立基金、资产证券化、委托代建(BOT、BT、PPP等)、城镇和房地产信托、发行债券等方案。
三、深化配套政策措施改革,探索农村城镇化发展新模式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
就业制度方面,应按照政府促进、市场引导、自主择业原则,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包括职业培训体系,以确保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机会。同时在县(市、区)重点镇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掀起农民工创业高潮;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重点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的失业、工伤保险体系,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开展扩权强镇工作
选取一批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镇,作为扩权强镇试点,以委托、授权等形式,赋予扩权镇发展决策、项目审批、社会管理、行政执法和检查特许等行政管理事项及权限,并在“乡(镇)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下,完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此外,积极探索建立镇级财政增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激励机制。
(三)在部分名村中探索农村城镇化发展新模式,可以先试先行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向城镇社区演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缓解目前“人地分割”带来的一系列矛盾。温州以内源性经济为基础的城镇化经验,即以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与城镇化,以专业化市场为基础的专业镇模式,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天津华明示范镇“以宅基地换房”的小城镇化建设经验等可供借鉴。
四、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区划分和城镇管理体制机制
(一)加快健全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三级管理体系
推动城镇社会管理重心向社区下移,促进社区的自我管理、教育、服务和发展。依托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数字社区、数字城管,提高城镇管理智能化水平。
(二)加快中心城区行政区域调整步伐
加快城区镇改街道办、村设社区的步伐。推动城镇社会管理职能从之前的以经济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
(三)加快整合城镇社会治安管理资源
鼓励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并完善城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维护城镇社会和谐稳定。
五、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工作
(一)加快推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贵港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要加快推进顶层设计规划相关工作,明确智慧城市创建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建设重点。
(二)制定分阶段实施的行动计划
按照贵港市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定位及城市规划、管理和运营步骤进行,明确发展愿景,并在完善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智慧城市分阶段实施纲要与行动计划。目前国内宁波的智慧物流和智能交通、无锡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智慧产业、上海的智能惠民行动等规划的成功提出,为贵港市提供了借鉴方案。
(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政府应从公众的需求出发,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根据贵港市特征进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三大电信运营商及技术服务商的作用,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四)统筹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和社会资源
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要加快研究和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效率。
六、加快培育壮大重点镇
发挥滨江城镇特色,科学规划城区岸线功能,塑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亲水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镇。推进美丽宜居乡镇、生态乡镇、绿色乡镇和特色名镇建设,培育壮大重点镇:桥圩镇建设羽绒专业镇,八塘镇建设先进加工制造业城镇,石卡镇建设物流专业镇,黄练镇建设建材专业镇,大圩镇建设农副食品专业镇,蒙圩镇建设陶瓷专业镇,社坡镇建设铸造、腐竹专业镇,金田镇建设旅游专业镇,木乐镇建设纺织服装专业镇,丹竹镇建设建材专业镇,镇隆镇建设机电专业城镇,大安镇建设工贸型城镇。此外,培育壮大过程中要注意坚持“全面规划、整体保护、积极利用、依法严管”,把优秀近代历史建筑列入保护名单,编制历史文化风貌区和特色街道的保护规划。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