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文新军/文刘教清/摄
2005年,军转干部自主择业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敢于“吃螃蟹”的人并不多。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部队摸爬滚打21年、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的范顺新,主动放弃了地方政府的工作安置,毅然选择了自主择业。他把所有转业费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利用在部队学到的汽车修理技术,在灵川县创办了一家汽车修理厂。但是,商场如战场。由于经验缺乏、技术力量不足、流动资金短缺等多方面掣肘,汽车修理厂惨淡经营了不足2年,不得不忍痛整体转让。
痛定思痛!范顺新下定决心要补上自己的短板。2007年秋,他应聘到桂林湖南商会,并担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他在这个岗位上努力向成功企业家学习经营之道,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同时,他还参加了全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培训、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职能培训等,自学了《企业管理学》、《企业管理心理学》等大量专业知识,为再次创业积蓄了能量。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范顺新经过反复市场调查分析,发现桂林的物业服务行业起步比较晚,是一个新兴产业,有很大发展空间。他思虑再三,筹措资金近100万元,于2009年2月注册了三级资质的桂林市致诚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范顺新亲自抓人员培训、业务扩展、经营管理等,使公司很快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短短7年时间,桂林市致诚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成为经营规模、业务门类、服务品质均位居桂林市同行业前列的品牌物业管理公司。2015年营业额预计达700万元,创税收30多万元。
10年商海搏击,范顺新小有成就。但他身在商海,心系战友,始终铭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是一名自主择业的“弄潮人”,对军转干部渴望创业成功的期待和创业的艰辛感同身受。如何指导军转干部实现角色的转型,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范顺新一直在思考着这些问题。早在2007年在桂林湖南商会工作期间,范顺新就利用在商会任职的优势,建立了湘商商务信息群和桂林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信息群,及时发布商会会员的招聘信息和转业干部、退伍士兵人才信息,推荐了22名转业退伍军人到商会会员企业工作。同时,搭建军转干部与商海精英互动平台,采取一名企业老板与一名军转干部结对子帮扶的“1+1”的方式,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为军转干部的自主创业上一课、帮一把、扶上马、送一程。在范顺新的努力下,许多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消除了创业前的“恐慌症”,创业过程中的“盲目症”,创业失败后的“绝望症”,一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伍军人创业成功。“如果没有范总在资金上的支持和营销渠道上的引导,我不可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已经成为装饰建材店老板的丁根银感慨地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传授给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们,范顺新挤出时间,整理撰写了近100万字的创业笔记。从2013年开始,他连续3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桂林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培训班讲课,帮助他们树信心、理思路、转角色、谋创业。2015年“八一”前夕,经桂林市和自治区推选,范顺新作为广西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名优秀代表之一,参加了在大连召开的全国优秀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经验交流会,并被聘为“全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导师”。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范顺新不但收获了自己创业成功的喜悦,也收获了战友们创业的喜悦。据桂林市军转安置办公室统计,近年来,桂林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比例逐年提高,2015年达43%,有效地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安置压力。
新闻推荐
12月20日,从自治区农业厅传出一个好消息:今年广西水果产量过1000万吨。如果按人头来算,平均每个广西人拥有近200公斤的水果,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那么这个成绩是如何做到的?记者来到广西水果总站,...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