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秦培)“你看看,我们村到处都有花香,到处都绿莹莹,这环境哪个敢讲不好!”近日,灵川县潮田乡淡塘村村民刘运孑兑“收工”后,总爱在村里溜达。充满生机、自然和谐的生态乡村场景,让人无比放松,心情怡然。
“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淡塘村的“绿色工程”,恰恰是近年来灵川大力实施生态乡村村屯绿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潮田乡淡塘村现有120户、410多人,全村种有砂糖桔、桃子、梨子、杨梅等果树600多亩,家家户户都建有新房。过去,该村是“有新村无新貌”,根本谈不上村屯绿化。去年以来,灵川县、乡两级投入大量资金在该村实施生态乡村建设,房屋立面全部得到了改造。并且新建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文化戏台,安装太阳能路灯,同时大力推进村屯绿化建设。小村面貌焕然一新,处处皆是风景。
近年来,灵川县按照创建绿化、美化、彩化、宜居乐业的“生态乡村”为目标,以村屯周围增绿、道路两旁增绿、房前屋后增绿为重点,扩大生态优势,开展“三林两区一道双发展”行动,即营造护村林、护路林、护宅林;建设休闲林区、生态小区;建设乡村绿道;发展庭院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动员农民在房前屋后和自家庭院发展“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形成一个个“微田园”,田间有院、院间有田,从而实现乡村增绿、农民增收,助推生态文明示范乡村和“美丽灵川”建设。同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各级领导亲自抓,分级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通过多种形式、多样载体平台大力宣传生态乡村活动,倡议在外工作和务工人员以捐款、捐树等方式积极参与家乡村屯绿化建设,还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用地绿化、果化、管护与收益关系,按照“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做到“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确保种得下、管得好、护得住、能致富。
今年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60.3万株,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完成林下经济产值3.04亿元,发展面积35.91万亩,惠及林农9.93万人。全县村屯绿化39个示范性村屯外业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完成,765个一般村屯已有682个完成绿化建设,开工和完工率均为89.2%,种植绿化苗木或果树3.5万株,初步完成了“移步换景、处处透绿”的构想。
新闻推荐
本案庭审现场。通讯员雷娜摄 ...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