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4版
新民风让过年更省心
拼节俭、倡环保的2013式过年,在蛇年春节已经深得人心,这从市内烟花爆竹的燃放量也可见一斑:不仅春节期间燃放鞭炮的比往年少了许多,春节长假结束后燃放“开门炮”的单位、商家也明显减少。
2月17日是农历正月初八,当天早上,虽然也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但能够明显感觉到较往年“收敛”。记者在中山北路、乌石街、八里街等地转了一圈,发现放“开市炮”的商家明显比往年减少。在北极广场附近,记者正巧碰到一家童装店年后开门营业,店主王先生点燃了一挂一米左右的鞭炮。王先生说,为图个“开门红”,往年他都要放长4米以上的鞭炮,今年响应环保过年,便一切从简了。
除了商家,许多单位也都不放“开门炮”了。
对此,很多市民深有同感:今年桂林市厉行节约以及提倡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炮声越来越少了。
“今年除夕夜,我家的宝宝终于安安心心地睡觉了。”市民李小姐说,自己的孩子才4岁,往年春节零点报时时,屋外烟花爆竹的声音能盖过电视声,孩子就一直哭闹不肯睡觉,但今年明显少了,零点报时后20多分钟,就几乎听不到鞭炮声了。
记者观察发现,今年春节期间,除了除夕夜、大年初一和初二早上和元宵节外,其余时间很少能听到鞭炮声。
市环卫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往年,企事业单位的“开门炮”和商家的“开市炮”是烟花爆竹污染源的“大头”,而今年春节,市区烟花爆竹垃圾比往年减少了近五成。
记者走访了中山北路和三里店十来家烟花爆竹销售点。销售人员普遍反映,今年春节烟花爆竹的销售大不如昔,生意难做。由于生意冷清,不少摊主甚至在年初五时就提前退场。
因为鞭炮放得少了,今年春节期间桂林的空气质量也优于往年。“整体而言,春节期间桂林的空气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仅年初一和元宵节这两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余天数则均为优良。”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小唐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桂林市区的空气质量情况呈现出好转态势,污染程度也比以前要轻许多。
今年大年初一,龙隐小学监测点的API(空气污染指数)数值为39,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而去年大年初一,这里的API检测数值是52,相差一个等级。“从这个监测点的数值来看,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就是市民燃放烟花爆竹的数量减少。”小唐说,今年春节空气质量整体比较好,和天气自身因素,以及市民因为很多城市出现的雾霾而引发对环保意识的提高都是分不开的。
“以前一到春节期间,鞭炮炸伤的病人特别多,去年春节第一天我们就收治了7个,比今年一个春节都多。”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的韦医生表示,除了爆竹炸伤的病人,喝酒喝进医院的人也比往年少得多。
节俭新风带来新年味
2013式过年吹来的新风,让很多市民感觉不错。
“小时候,对过年总有一种期待,可以穿新衣、吃大餐、放鞭炮。但现在越来越没有感觉了。”80后的吴先生说,春节长假前是岁末年终,正好是工作比较紧张的时候,放假了又要走亲访友,车马劳顿,好不容易休息几天又要上班了。
“虽然现在春节期间‘年味\’似乎没有以前浓了,但实际上是过年的时间延长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秦老师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穿新衣、吃大餐的愿望已经不存在了,而在元旦过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团拜会、茶话会、看望困难群众、看望老干部、发放慰问品等活动……这些以前应该在春节期间表达的内容实际上都提前了,过年的时间也相应延长了。
“2013年节俭、环保的过年方式,实际上是‘年味\’的回归。”在叠彩区工作的苏先生说,少了单位聚会和大吃大喝,必定就会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家人;不放鞭炮,空气质量好了,少了被鞭炮炸伤的危险,大家过年也能更轻松。
“新的时代,应该有新的过年方式。”90后的李辉说。除夕之夜,住在17楼的李辉家里跟往常一样,响起了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不同的是,他家里是只闻鞭炮阵阵,却不见硝烟弥漫,原来他家的鞭炮声是从音箱里播放出来的。
“小区里规定不能放鞭炮,为了响应号召,家里就没有买。但每年都放的老爸一直觉得少了点什么,我就从网上下载一个鞭炮声,想给家人一个惊喜。”李辉说,“零点的时候,当鞭炮声通过音箱响起来的时候,老爸非常兴奋,比小时候跟着他放鞭炮的我还要高兴。”
秦老师表示,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蛇年春节的新风是年俗转型的一个缩影。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社会可以在转型过程中形成更具创意和活力的新年俗。
短评
勤俭节约 善莫大焉
陆汝安
我们为什么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因为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铺张浪费是政权的大敌。
检点中国历史,但凡奢靡之风盛行的朝代,多半是出大贪官、淫暴君主的年代。夏朝的桀、商朝的纣王、秦朝的秦二世,这些都是穷奢极欲、遗臭万年的货色。大贪官就更加数不胜数,比如对清代的和珅,民间甚至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就连美国《华尔街日报》做的一项“千年来世上最富之人”的调查中,和珅也入选最富有的前50行列,据说他拥有2.2亿两白银的财富。当然,这些财富都是其贪腐所得。
贪腐、奢靡的盛行,必然造成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政权沦落、国家崩溃。商朝的纣帝,好色好酒,“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纣帝的荒淫无度,给后人留下了“酒池肉林”这个成语,也将王朝引向灭亡之路。
与铺张浪费相对应的,是勤俭节约。在当代的政治理念和制度设计中,官员是为民众服务的“仆人”,他们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纳税人。在这样的政治理念和制度设计下,官员花钱,应该都用在为民众服务的“刀刃”上,要有“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的节约精神。反之,如果铺张浪费,则是对纳税人的不负责、不尊重,当然应在反对、禁止之列。
因此,我们乐于见到在中央的“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倡导下,勤俭节约之风成为一种新气象。这是政府官员们的分内职责,也是建设民主政治必须遵循的原则。
而政府官员们身体力行勤俭节约,对于全社会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国人向来热情好客,请人吃饭有剩余方显得有面子。这样的“请吃文化”,带来的是极大的浪费。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热情好客没错,但不必要的浪费习惯,则应当休矣。而如果政府官员们都身先示范了,相信民众也会亦步亦趋,可以想见,光是餐桌浪费这一块,每年全国就可以省下多少粮食?
我们还可以看得更远些。地球资源本来有限,当下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建设低碳社会。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减少对自然和资源的攫取,缓解全球环境恶化趋势,是每一个公民理应履行的职责。在这个意义上,勤俭节约善莫大焉。
新闻推荐
秦女士28***47曾女士18977****55谭先生13036****30文先生13977****65赵先生13768****46请以上幸运读者凭有效证件到桂林日报社(榕湖北路1号)五楼总编办领取100元奖金。领奖时间:...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