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维新年轻时的照片
伍维新现在的照片核心提示
“哥,过得好吗?我好想和你见上一面!”19日,六旬老汉伍维新拿着“寻亲启事”来到晚报,希望能找到他素未谋面的亲哥哥。64年前,他的亲哥哥刚出生两个月,就被其养父张培贤、养母杨莲英抱走,至今音讯全无。而他只知道,他亲哥哥的养父母曾是柳铁一线大队(后改为桥隧工程队)的员工,曾居住在革新路车辆厂外的澡堂旁边。
多年来,他走遍桥隧工程队、革新路车辆厂等多地,但收获寥寥。这几日,他又回到柳州,从头开始寻找……
家境贫寒,无奈哥哥被送养他人
1952年,伍维新的二哥伍秋林(未送养前曾用名)在桂林出生。当时,家中已经养有一子。在那个填不饱肚子的年代,二哥的出生,让家庭负担变得更重。思前想后,伍维新父亲决定把伍秋林送人,此举遭到了伍维新母亲的反对。两个月后,趁伍维新母亲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他父亲悄悄将伍秋林抱走,接走伍秋林的是一位收废旧的刘师傅。
当年,柳铁一线大队(后改为桥隧工程队)的员工张培贤 、杨莲英正巧在桂林横山火车站修桥梁,收养伍秋林的正是张 、杨夫妇。张 、杨夫妇当时年逾50,他们曾与伍家承诺,会保持联系,增加往来。然而,他们回到柳州后,并未与伍家有任何联系。伍家从此便失去了伍秋林的消息。
受打击最重的是伍维新的母亲。
因痛失爱儿,她变得有点异常:每年冬天,她都会独自一人反复默念伍秋林的名字。有一次,她在桂林火车站打毛衣时,就不自觉地踏上了火车,跟随火车到柳州找伍秋林,但寻找了几日,无果。伍维新将一切默默记在心上。他从小便知道,自己有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亲哥哥,在柳州生活。但哥哥被接养后,改姓什么 、叫什么,他不得而知。他能确定的是,哥哥姓张或者姓杨。
心念亲哥,母亲遗言成心病
斗转星移,1972年,18岁的伍维新被分配至柳州机车车辆厂工作。
从桂林出发时,伍维新的母亲交代他不要忘记寻找哥哥,还告诉他,他二哥手掌为断掌。1975年,伍维新通过朋友得知杨莲英住在柳铁运输学校。这让他喜出望外。
伍维新找到杨莲英。杨告诉他,她与张培贤已经离婚,与另一男子再婚居住于此。伍表明来意后,并没有得到杨的待见。对于伍的任何提问,杨均表示“不知道”。杨甚至不肯透露他二哥的姓氏,以及与张离婚后二哥跟谁生活。此次寻找令他失望而归。但他观察到,杨莲英的一只脚是瘸的。
几年后,伍维新调回桂林机务段工作,但尚未谋面的哥哥已成为他心头的结。于是,他再次找到杨莲英。
而这时,杨与其第二任丈夫已离婚,并搬到了市铁二中附近居住。对于伍的二次造访,杨并未改变态度,仍旧紧闭其口称“不知道”。但杨告诉了他一个重要信息:他们三人曾住在革新路车辆厂外的澡堂旁边。
伍维新甚是兴奋,立即前往。但张培贤已将房子转给其工友桑三德。
桑告诉伍,张已退休回安徽蚌埠市养老。伍又托人发函寻找,但得到的回复却是“查无此人”。
辗转几处,来回多时,让伍维新既惊喜又失望。但他的寻亲路没有走完……
血浓于水,有生之年盼相认
伍维新说,他母亲临走前,仍记挂着只相处了两个月的儿子伍秋林,还交代他“帮找儿子”。于是,找到心心念念的二哥成为伍维新的一个愿望。如今,伍维新已经62岁了,他二哥应该64岁了。每每说道血肉至亲却素昧平生,伍维新就悲伤得直抹眼泪。他很期待能与二哥相聚,完成这“世纪之面”。
花甲之年的伍维新家庭幸福,还有6名兄弟姐妹常伴左右,唯缺二哥。17日,他独自来到柳州,拿着自己手写的“寻亲启事”把之前了解到的地址重新走了一遍,希望能获得一丝线索,但至今仍未找到伍秋林。
“我们兄弟姐妹6人,长得非常像!别人都说,我大哥和我简直一模一样。”伍维新说,因从小失联,他并没有二哥的任何信物或照片。但兄妹模样相近,伍维新便将自己的照片贴出,他希望他二哥看到照片能够与其相认!“哥,全家人都等你回来。我们应团聚了!”伍维新伤心地落下眼泪。
伍秋林,如果你看到本条信息,请速与本报联系,或者直接与伍维新联系,联系电话:13977372819;若有知情人能提供相关线索,可拨打晚报热线电话:2821100。有酬谢!
新闻推荐
工商银行产品名称:中国工商银行滚动理财产品风险类别:保本/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发售起止时间:每周一、周四(保本)每个工作日(非保本)产品期限:35天至182天(保本)28至350天(非保本)认购起点金额:5万元预期年化收益...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