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悟空抡起金箍棒《悟空》作品局部的祥云雕刻《行云》
今报记者岑炜鑫 文/图
娑婆世界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出了一个名人,据说是仙石迸裂化作石猴,有大闹天宫之威,更有保护取经人之功,如意金箍棒可谓棒棒有力量,它是中国民间文化中机智与勇敢的化身——孙大圣。大圣的形象也是柳州奇石界里重要的表现题材,猴年新春记者走进周爷山房,在诸多作品中搜寻大圣的身影。孙猴子本身就是石猴,以石表现别有一番韵味。在周伟权的作品中,几个创意的底座赋予了冷冰冰的石头大圣的灵性,真是绝妙。
土淘化作筋斗云
这件名为行云的作品,石头为桂林平乐的土淘石,该石属碳酸钙结晶,奇妙的是这块土陶石是以若干圆形石块堆积而成,上部似一个下探的人形,下部散开似云朵状。周伟权在看到这块石头后立即联想到了大圣的威猛形象。在设计中,他以檀木为底座,镂空雕刻的云纹增加了石头的灵动,在人形石块后部配以金箍棒。石头下部变成了筋斗云,上部变成了探路的孙大圣,这一立体的画境把作者的创作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悟空挥棒有力量
奇特的玛瑙石总会给人惊喜,这块椭圆形的玛瑙恰似人脸而又非人脸,仔细看去与传统京剧脸谱中孙悟空非常接近,火眼金睛,猴嘴大开,似乎在呵斥妖魔赶紧退下。如果没有底座的搭配,很难想象这颗石头能有如此的意境。设计者采用了黑黄两色的檀木,黑色檀木为猴头配上了盔甲和金箍棒,黄色檀木雕成了云朵。一个抡起金箍棒的斗战胜佛呼之欲出,此时让人不得不想起坊间的民谣: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大圣也有闲暇时
如果前面两件作品是大圣在斩妖工作的时间,对比起来,这件作品应该是大圣闲暇的时刻。从意境看花果山祥云盘绕,大圣端坐于山腰间若有所思,警惕性很高的大圣,金箍棒背于腰后,像是暗暗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盘坐的大圣是一颗玛瑙石,而祥云与花果山是由一件檀木制成的,既是台座又是意境的营造,浑然一体。
传统文化共鸣多
周爷山房的主人周伟权在创作上述作品时感叹:传统文化在玩家间总能产生共鸣。当记者问及为何如此垂青孙悟空时,他说,有关孙猴子的题材,他的作品中曾多次使用,一则是孙大圣代表了一种传统的吉祥美好符号,而它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象;二则石猴与奇石本属一类,用石来表现石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当然在寻找石头的过程中是很偶然的,能够用传统题材来赋予石头新的故事,则需要思考和机缘,创意也是因石而生。“石头是天然的,造化为师,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引导了创作”。
从几件与悟空有关的作品看,是意境的营造让大圣的形象跃然于独立的立体空间,而因为一个台座使得石头灵动而有生气,是周爷山房独有的造景表现形式。2010年周伟权因为石头来到柳州,与很多柳州的奇石玩家成为了好朋友。以前柳州的奇石配座还只是处于一个“配角”的地位,多数仅仅是为了能把石头立起来。周通过创意的台座,融入人文、艺术、情感,演绎出一个个有关石头的故事。在他的观念里,台座不是永远的配角,而是与石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好的台座能赋予石头新的内涵和观赏价值,让作品主题更为明确。在周伟权看来,这是赋予奇石生命。
周说,选择柳州作为创作基地是幸福的,这些作品得益于柳州丰富的奇石资源和人气众多的奇石爱好者。记者在山房看到,“前店后厂”的模式非常新颖,一颗颗奇石等待重生。“给石头注入文化创作的元素,从空间感的情景表达和来源生活的艺术加工,让石头真正立起来,一个个故事自然就讲出来了。”周的奇石材料很多,新作品也层出不穷,我们看到的悟空形象只是众多作品的代表。
2010年正式扎根柳州后,周开始挖掘本地石种,头一年,他就砸了200万下去收了大量的大湾石,并用大湾石来继续推行他的组合展演理念,又带动了一股大湾石的热潮。同时,他还将黑色元素引入奇石的空间设计,带来一股“黑色旋风”。在此之前,黑色一直是大家比较禁忌的元素,但是周喜欢它的神秘、沉稳、高贵之感,并巧妙地运用黑色材质、元素来进行空间设计,彰显衬托奇石的气度,获得了业界的认可,称其为“黑色旋风”。周说,黑色所散发的强烈感觉,超越了其他任何色彩的深度,有令人惊艳的气质,只要敢于运用,恰到好处,就能彰显出一种无比的张力。在他的周爷山房里就能体会到这样的感觉。
新闻推荐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身着少数民族盛装的广西代表精神饱满地步入会场。今报特派记者黄克梁凯昌摄今报特派记者孙妮郭燕群接地气、贴近民生、敢于直面困难和问题……3月5...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