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很多发烧的孩子等候就诊。
本报讯(记者苏文娟通讯员吴曼莉文/摄)每年4-5月,桂林处于高温高湿但又有冷空气不时骚扰的天气状态下,这种天气也让病菌异常活跃。近日,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疱疹性咽峡炎又进入高发期。医生提醒市民,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家里多通风,给孩子勤洗手预防疾病,如果孩子确诊了疱疹性咽峡炎,应该隔离护理,如果患儿高烧不退,精神不振,需要及时就医。
25日上午,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的儿科门诊处,在候诊大厅坐满了家长和孩子,不少小朋友脑门处贴着退热贴。市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说,从4月开始,因发烧前来就诊的孩子大幅度增多,很大一部分儿童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据统计,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每日接诊200多位患儿,其中三分之一的患儿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与此同时,市妇女儿童医院的儿科门诊确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也有上升趋势。
病毒来势汹汹,不仅医院患儿扎堆,在朋友圈,疱疹性咽峡炎也大有刷屏之势,不少父母纷纷转载“为了避免孩子进医院,请做到不亲吻孩子,不跟孩子共用水杯……”等文章。市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罗莉告诉记者,每年4-7月,都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5岁以下的儿童普遍易感,特别容易在幼儿园造成流行。该病刚开始时会突然出现发热、咽痛、流涎、拒食,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或者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可在患儿口腔黏膜看见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破溃变为溃疡。虽然此病来势汹汹,但有自限性,可以自愈,自然病程为1-2周左右。
“父母们转载的朋友圈文章也有一定的道理。”罗莉解释,为了预防此病,平时家长要注意居家环境卫生,勤开窗通风,勤洗手;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果孩子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轻症可以在家护理,鼓励孩子多喝水,给孩子吃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特别要注意,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新闻推荐
□刘少军你总是在我的睡梦中起床,你说喜欢我的鼾声叫醒你甜美的梦乡,然后披着星星,戴上月亮,来到漆黑的馒头房。戴...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