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40年前的入学须知一直留在我身边

来源:桂林晚报 2018-06-20 12:23   https://www.yybnet.net/

莫龙飞至今仍然保存着当年的入学须知和寄录取通知书的信封。记者庄盈摄

编者按:

高考过后,最翘首以盼的是———录取通知书。它让考生的命运不尽相同。

从1952年首次全国统考到1977年高考的大门重新打开,再到如今人数庞大的高考,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心潮澎湃。而作为新生入学的“邀请函”,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学子认识大学的第一个渠道,也是不少人珍藏一生的“青春纪念”。

我们寻找了一批恢复高考之后的大学生,他们对录取通知书有特别的感悟,特别是在没有网络的日子里,等待时的百感交集让人感慨万千。本报今起陆续刊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他们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的感受。

1977年,在经历文革10年后,中央决定恢复中断多年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那年年底举行的高考,堪称一场百里挑一的考试,因为每100个考生仅录取5人。

莫龙飞,当年有幸成为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个。6月13日,莫龙飞用了一个早上的时间,静静地与记者回忆起了那个青葱的岁月。

暂停“5、10、K”决定参加高考

“1977年,我21岁,已经是桂林市面条加工厂的一名机械维修工。”与那时候的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已经离开学校四年多的莫龙飞,压根没想过自己还会有再读书的机会,所以,打扑克成了他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

“当宿舍院子的有线广播喇叭中传出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我正与几个铁杆牌友鏖战在‘5、10、K’的牌局里。听到广播,大家都合拢了手上的扑克牌,跑出房门仔细听。消息播完后,牌友们回到桌边,却无心再继续开战,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叫好,有的感慨,有的叹息,但都想试一试。于是,集体决定从即日起暂停打牌活动,着手复习,待高考结束后再连打三宿……”这是莫龙飞10年前写的一篇回忆录中的一段话,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得到恢复高考消息时的情景。

那天晚上,莫龙飞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兴奋与担忧交织涌出。上大学,那是自己差不多要忘却了的梦想。如今机会来了,可以不依靠背景、不需要关系,只凭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了,这是兴奋所在。担忧的是:自己具备这实力吗?回首那渐已淡去的求学路,莫龙飞又没了底气。

他告诉记者,自己小学四年级前,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导下,文化知识还是学得比较扎实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知识的学习就被撂在了一边。就这样,1973年莫龙飞混完两年高中,合格地毕业了。“但文化知识功底的深浅,地球人都知道。”他自我解嘲地说。

困难是存在且是相当大的,但要轻易放弃这唯一能改变自己命运轨迹的机会,莫龙飞又不甘心。最后他决定:还是拼一拼。

把16开一厘米厚大纲反复学习了好几遍

下定了决心参加高考,莫龙飞第二天就制订了复习计划:清晨6点起床背书;7点40分去上班;中午一个小时的中餐时间,边吃饭边看书;17点下班后回家,除了晚饭时间一直学习到深夜1点。“在这段时间里取消所有其他活动,包括和女朋友约会。”他幽默地说。

莫龙飞说,当时,复习时间只有50多天。他托关系,从印刷厂找到了一本复习大纲。“这本大纲是16开大本,大概有1厘米厚。”这么多内容,必须争分夺秒。“我把要背的东西写在纸片上随身带着,蹲厕所时背;骑自行车上下班的途中背;工间休息时躲到一旁背;开会学习时找个角落偷偷背。那时桂林的冬天好像要比现在冷,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暖器。深夜,脚冷麻了就使劲跺几下,手冻僵了就用力搓两搓。父亲有好几次在半夜起床催我:‘龙飞,这么晚了,天又这样冷,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尽管复习很苦,但莫龙飞乐在其中。

学累了,要加强营养怎么办?40多年前没有现在五花八门的营养补品,莫龙飞唯一的能量补充是白糖开水泡香草饼干。他还清楚地记得,白糖需凭购货证限量购买,每斤7角钱。香草饼干是散装的,每斤5角1分。整个复习阶段共消费掉3斤白糖,5斤饼干。

就这样,寒窗苦读了近两个月,莫龙飞把厚厚一本的复习大纲学习了好几遍。

在复习的日子里,莫龙飞和本厂也报名参加高考的3名小伙伴常常互相鼓励。当时他们还找出一张白纸,郑重其事地写上四个人的名字,然后写着“四人谁若考上,谁就请客”,并把纸卷成小棍状,塞进了办公室的奖状框的后面。

拿到录取通知书时脑袋一片空白

两天的紧张考试结束了,自我感觉不很理想的莫龙飞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没料到一个月后,他接到了体检的通知。“当时有种讲法,过了分数线就可以参加体检,所以就觉得我离自己的大学梦又近了一步。”

“在医院测量血压时,由于心情太紧张,测量值偏高,医生让我休息休息。十分钟后再量,还是偏高。医生叫我在火盆边暖和暖和。她说:‘这么多人参加高考,能进入体检的不多啊!你要放松,不要紧张,不会有问题的,不能为此影响了后面的录取。\’此刻,我的眼眶湿润了。第三次测量,血压恢复正常。”回忆起那段故事,莫龙飞还唏嘘不已。

大概一个月后的一天,莫龙飞正在上班,厂办公室的一位同事过来告诉他有一封挂号信。他半信半疑地到办公室,担心是被同事们捉弄。当看到信封的落款上用红墨印着“广西大学革命委员会”几个字时,莫龙飞知道,这封信八九不离十就是录取信了。

回忆起这一段的时候,莫龙飞坦言,因为太激动了,所以当时脑袋里是一片空白,他双手颤颤抖抖地剪开了信封,里面有两张纸,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一张就是广西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还有一张是广西大学新生入学注意事项。“我惊喜至极,捧着录取通知书反复地看了好几遍,唯恐不是真的。我想,若当时再测量血压,肯定还要高。”

莫龙飞怎么能不高兴呢?他的大学梦终于实现啦!当然,他也没忘记与伙伴们签下的约定,大家一块去拍照留念,下馆子去大撮一顿。

不过,高兴之余,也有为难之处。当时,莫龙飞已学徒出师,好歹每月也有近30元的工资,经济上可算是独立了。由于不够五年工龄,没达到带薪上学的条件,这样,上学的费用又得靠他父母,虽说当时是不用交学费的,但仅每月15元的伙食费就得花掉他母亲半个月工资。好在当时学校里可以申请到助学金,这才缓解了他家里的困难。

与录取书一起寄来的入学须知一直留在身边

通过广西大学新生入学注意事项,我们查到了莫龙飞去大学报到的日子———“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他还记得,当时上大学的时候,除了要交户口本、粮油票和钱以外,还要把新生入学通知书、准考证和所在单位介绍信一起上交,办理新生入学。

对于莫龙飞来说,这张小小的录取通知书,是他人生中一段难忘大学时光的见证,意义不一般。他说,要不是录取通知书必须上交学校,他会一直留着那张写满了青春记忆的录取通知书。尽管没有了录取通知书,但莫龙飞依然珍藏着跟录取通知书一起寄来的广西大学新生入学事项。这么多年来,无论搬了几次家,莫龙飞都一直把它带在身边,成为自己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现在人们总说恢复高考后,很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我虽然不敢说,高考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但至少给了我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莫龙飞对记者说。也正是这次难得的机会,让他走进了大学,毕业后进了一所电力部门的企业,之后进入管理岗位,成为一名公务员,人生轨迹也发生了改变。

记者庄盈

新闻推荐

轮胎厂社区开展志愿活动慰问困难职工

本报讯(记者阳颜通讯员卢显周)近日,轮胎厂社区居委会联合广西拥军优属基金会、桂林市爱心济困志愿者服务站、桂林旅游学院...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40年前的入学须知一直留在我身边)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