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林益慧)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日前2020年第一季度桂林市食品安全抽检统计数据出炉。1—3月桂林市共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363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9批次,不合格率为2.4%,比上年降低1.2个百分点。
据了解,今年桂林市食品安全抽检紧盯高风险食品、高风险指标、高风险区域等安全问题,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安全性指标为重点。第一季度,桂林市对春节期间消费热点的白酒、支援抗疫一线的桂林米粉、群众关注度高的黄花菜、粉丝等关乎百姓“米袋子”和“菜篮子”的食品类别开展专项抽检。重点检测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硫化物指标、甲醇、三氯蔗糖、甜蜜素、重金属等251个项目。抽检场所主要包括食品生产企业、群众消费量较大的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和小食杂店等不同业态。从检验结果看,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辣椒中氧乐果超标、花甲螺中的氯霉素超标、白酒中的甲醇及甜蜜素超标、糕点中菌落总数超标等等。其中白酒和糕点的不合格检出率相对较高。
市市场监督局相关人士表示,今年3月桂林市新出台相关方案,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桂林市各食品相关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严格的抽检工作。第二季度开始,桂林市还将按照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的目标要求,继续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并及时公布抽检信息,守护桂林人的“舌尖安全”。
新闻推荐
改善基础设施 壮大集体经济 雁山镇多举措助力农民保生产促增收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通讯员李云)修路、搞农田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复工复产以来,雁山区雁山镇多举措助力农民保生产,促进农...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