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莹波)记者从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今年,经开区将发挥项目建设支撑带动作用,根据产业类别和空间布局,建立完善“一个集群一座城、一个领导一个指挥部、一个机构一支队伍”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三合一”跟踪服务保障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全年实施重大项目162项,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66.37亿元。其中,将重点推进桂林华为科技城(含深科技)等“10+1”重点项目建设。
近日,在全市第二次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中,桂林经开区共实施开竣工项目32项,其中开工项目19项,竣工项目13项。在开工项目中,包括教育产业园(百年基业项目)等12个产业项目,总投资为56.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6.3亿元;“五网”建设项目7项,总投资8.9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19亿元。随着此次开竣工活动的举行,经开区2020年重大项目建设掀起第一波高潮。
据了解,经开区今年重点推进的“10+1”重点项目为桂林华为科技城(含深科技)、比亚迪城及特种改装车产业园、罗汉果大健康产业小镇、绿色智能橡胶生态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高端家具及包装印刷产业园、防疫物资生产储备基地、装配式建筑建材产业园、经开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及新材料产业园、教育产业园项目、道路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与标准厂房及安置房和商住房项目。
在这11个项目中,最受群众关注的是桂林华为科技城项目。目前,经开区正加快推进深科技二期建设,力争10月建成投产,届时还将开工建设三期项目。同时,力争华谊智测整体搬迁项目年底主厂房封顶、优尼康通工业园年底完成2栋标准厂房主体建设、北京星空建腾年底投产;华为科技城核心区项目6月启动建设,年底实现高管配套宿舍楼2栋楼封顶;推进华为HUB仓及周边配套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等。预计整个项目2020年完成投资17.23亿元,实现新增产值40亿元,新增就业人员6000人以上。
为了支持全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经开区还将加快防疫物资生产储备基地项目建设。通过做强做优奥泰医疗、优尼康通、八加一药业、恒保健康防护、桂林三金、啄木鸟医疗器械等企业,重点建设年产300台核磁共振设备、年产3亿双医用手套、年产5000万只防病毒口罩等项目,推动医用红外额温计、医用口罩、护目镜等企业尽快认证达产,争取成为国家级防疫物资生产储备基地。预计该项目2020年完成投资2.46亿元,实现新增产值7亿元。
桂林经开区相关人士表示,为做好项目建设服务,经开区将围绕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审批“双容双承诺”改革,扩大投资项目“直接落地”改革范围,压缩审批办理时限、优化审批环节、精简审批材料,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不动产登记(含中介服务)时限压缩至95个工作日以内,主线办理环节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加快项目落地,进一步提升园区效率。同时,加强企业培育,积极为企业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引导现有骨干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提高效率扩大生产,支持存量规下工业企业提升竞争力,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实现“小升规”。深化“家人式”企业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在招工、高层次人才聘用、融资、税收优惠、科技创新、物流、信息化改造、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方面做好服务,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帮助。
新闻推荐
■简讯本报桂林讯笔者从桂林市象山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4月13日,香江饭店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人员以及象山区...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