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桂林 今日临桂 今日阳朔 今日灵川 今日全州 今日平乐 今日兴安 今日灌阳 今日荔蒲 今日资源 今日永福 今日龙胜 今日恭城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今日桂林 > 正文

看书变听书、阅读机器人代替亲子阅读…… 数字时代,孩子的阅读习惯应如何养成?

来源:桂林日报 2020-04-23 09:36   https://www.yybnet.net/

如今市面上的有声儿童读物层出不穷,只需扫一扫书本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听书。

书店里设有卖电子阅读设备的专柜。

电子阅读设备识别绘本帮助一位小男孩阅读。

□本报记者张苑陈静文/摄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各类主题读书活动纷纷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微信读书会、直播读书活动,还有针对孩子们的线上故事会、电子图书推送,等等。

如今,进入数字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成人的世界里,手机、电子阅读器等逐渐取代了纸质图书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如此,各种针对孩子设计的手机APP、有声图书等层出不穷,市面上还出现了帮助低龄孩子读书的“早教故事机”“阅读机器人”等。

然而,面对孩子,尤其是低龄孩子的阅读启蒙教育,不少年轻家长陷入纠结和疑惑中:故事机、阅读机器人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真能替代父母的“陪读”,从而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吗?数字时代,家长应该怎样为孩子选择正确合适的阅读方式呢?

现象:“有声读物”“阅读机器人”受追捧

上周,家住七星区的蒙女士为3岁的女儿购置了一台价值千元的阅读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对于这个用心选择的生日礼物,蒙女士自己挺满意。“女儿上幼儿园了,我送她一台阅读机器人,以后就不需要每天晚上都陪着她一起读书啦。”

据蒙女士介绍,这个“功能强大”的阅读机器人不仅可以用中文和英文讲故事,还可以智能识别纸质书的文字,把文字转换成语音,同时还具有点读识字等功能。“有了这个,我终于可以偷懒了。”蒙女士道。

“我喜欢给孩子买中英文双语的有声读物,就是纸质图书上有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听到里面的故事。”李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为了激发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她为孩子购买了整套迪士尼系列的中英文对照版绘本故事书。孩子自主阅读中文的同时,可以扫码跟读英文版。“有声读物的好处是,既有传统纸质读物的特点,又兼具电子读物的优势。”李女士说。

作为一个三年级孩子的妈妈,家住北极广场附近的华女士也告诉记者,“听书”已经成了让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唯一方式。

“孩子每天都很忙,放学后要赶着上补习班或兴趣班,很晚才能回家。”华女士说,孩子吃完晚饭,还要写作业、练琴。这些都做完之后,孩子已经没有精力读书了,只能见缝插针地在回家的车上、吃饭的时候用手机APP听会儿书。

4月22日,记者在市新华书店了解到,二楼有较大的位置是各类电子设备的专柜。销售人员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各种阅读类的电子设备很畅销,因为家长们都已经上班工作,而孩子还在家中没有开学,电子类阅读设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孩子在家学习。“目前阅读类电子设备的销量较之前提升了三分之一,部分畅销机型还需要订货。”销售人员说。

如今,市面上各种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电子读书设备琳琅满目,从针对低龄孩子的早教故事机,到学龄孩子的点读笔、阅读机器人、电子阅读器、有声读物,等等,还有各种专门针对孩子的APP、网络电台、微信公众号等,让不少原本缠着父母讲故事的孩子变成了捧着机器听故事。“听书”成了孩子和家长都喜欢的阅读方式,而父母陪伴孩子读书的时间渐渐少了。

疑惑:机器能取代亲子共读吗?

面对电子设备逐渐替代父母的“陪读”,有家长大呼“解放了”,也有家长表示“有点纠结”。

“我认为机器只是辅助,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一种手段,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纸质书籍上。”市民龚女士是一位6岁女孩的妈妈,从女儿1岁半开始她就坚持每天晚上给孩子读绘本。“我有时也会借助手机APP给孩子听故事,但每次孩子在手机里听了感兴趣的故事,我都会买回纸质书,跟孩子一起再深读一遍。”

龚女士告诉记者,她身边很多妈妈向她推荐阅读机器人,说这样可以让家长节省很多时间,但她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暂时不给孩子买。“电子阅读设备当然有它的优势,但我认为这些机器是无法取代父母的作用的。在我看来,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其实是一件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不应该把它当成负担,父母的爱机器永远给不了!”

“阅读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它不是别人掰开揉碎了喂给你,而是自己在读的过程去吸取精华。”在采访中,在某出版社工作的莫女士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她更重视亲子阅读,毕竟“听书”作为别人的一种演绎,有时会丢失掉某些东西,“就像我们常会觉得拍成电视后不如原著小说好看,道理是一样的。”莫女士认为,比较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家长因为觉得自己讲得不好,而把阅读的责任推给“听书”。“听书不能代替亲子阅读。”她说。

“‘听’是孩子走进书的一个通道。”赵女士在七星区经营一家儿童绘本馆,她认为,听书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往自主阅读的方向发展,借助“听”让孩子在早期有可能接触更丰富的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书。“但听书只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它不会代替深度阅读。听书让阅读变得更轻松、更生动有趣,主体还是线下的阅读。”

专家观点:亲子共读永不过时,理性使用电子设备

“听书不会代替深度阅读,但听书和看书之间不是冲突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在采访中,乐群小学副校长秦海燕告诉记者,与“看书”相比,“听书”一方面能在孩子认字少、缺乏阅读的时候,通过讲与听的方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现在孩子们普遍学业压力较大、用眼过度,听书可以缓解眼疲劳,而且与“看电视”的被动输入不一样,“听”的方式还是为孩子留出了思考空间。

“阅读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有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也能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采访中,市教科所朱莉教研员也提到了亲子共读的重要性。

她认为,亲子阅读有“三不”原则:不要带着识记任务去阅读,将注意力放在求知上;不要带着功利任务去阅读,将注意力放在兴趣上;不要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来代替书本的经典阅读。她还建议,在亲子阅读中,要注意一些细节,时间地点的选择最好保持一致性和常态化。家长在阅读时最好做到专心用心,避免干扰;家长和孩子可以预先设置阅读主题,有利于阅读时的探讨和交流,遇到不一致的想法,可以保留意见,通过查找资料解答,切忌不经思考争执不休,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这些,都是机器阅读无法做到的。

她建议,家长和孩子还可以通过读书会的形式进行阅读,设立每天的阅读计划和目标,督促共同完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过亲子阅读延展阅读的范围和领域,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宝藏和秘密,从而提升阅读兴趣。”

新闻推荐

消防安全演练进小区

本报讯(记者陈静通讯员潘奕艳)一声急促的警报拉响,小区住宅走道充满烟雾发生火警,有大量居民被困……近日,漓东街道五里店社...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看书变听书、阅读机器人代替亲子阅读…… 数字时代,孩子的阅读习惯应如何养成?)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