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波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桂林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桂林市经济运行情况,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数据出现一定幅度下滑,这显示出疫情对经济的巨大冲击。
虽然当前桂林市疫情防控态势总体持续向好,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下,一方面,本地防控举措短期内不可能取消,要迎来“报复性消费”尚需时日;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近期的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
因此,要促进经济全面复苏,关键在于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潜力,激活消费动力,加快解冻疫情防控期间“冰封”的消费市场。
实现消费市场回暖就必须让市民敢花钱和能花钱。敢花钱的前提是大家手里有钱,才会有消费欲望和消费信心。自疫情发生以来,桂林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为企业纾困解难政策的同时,还制定了一些本地政策,如出台《桂林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措施》,全面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加大对企业在融资、用工、减费等多方面的支持,有力推进了企业复工复产。保证绝大多数企业活下来,不仅让群众有产品消费、有地方消费,还解决了多数人的就业问题,确保了群众“有钱花”,从而打通生产到消费的循环体系,为市场复兴增添了更多活力。
其次,敢花钱与有没有消费信心密切相关。如果还存在疫情传播风险,市民在消费问题上存在后顾之忧,消费就很难激活。因此,当前核心的问题还是要继续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特别是防止国外和外地疫情输入,学会戴着口罩谋发展,彻底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让大家能够放心消费、大胆消费。
再次,敢花钱就是让市民愿意花钱,这就需要为群众提供优质和优惠的商品。针对这一情况,近期以来,桂林出台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如举办“春暖桂林·三月三暖心生活节”,联合阿里巴巴平台发放消费券,通过市长、县(区)长直播带货等,这些举措刺激了市民花钱,有力推动了消费市场回暖,拉动了消费增长。
笔者注意到,在上述众多举措中,发放消费券对刺激市民愿意花钱方面的效果最为直接,立竿见影。建议桂林市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码发放消费券,除了联合阿里巴巴平台外,可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做法,联合微信、京东、拼多多等各种电商平台,拓展消费券的发放范围,形成普惠制,让所有市民均可享受。同时,有关部门也可联合全市各大商场、超市、餐馆、酒店、景区、旅行社,重点针对低收入群众发放限时定向消费券,实现“精准滴灌”,既可缓解群众困难,又能引导鼓励他们外出消费。
春暖花开,万物萌动。疫情迟早会彻底结束,其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也是暂时的。我们期待,桂林继续出台更多因地制宜的促消费政策,进一步提振市民消费信心,让被冻结的消费需求加速释放,让消费市场的回暖更快一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娟)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经对桂林市疫情防控形势和开学工作准备情况进行科学研判,桂林市第三批次学校、年级和幼...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