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庄盈)连休5天的“五一”长假,让疫情缓解之后的桂林成为了很多游客的首选,加上市民出游兴致高涨,让这个小长假成为桂林市旅游行业难得的复苏良机。记者3日从市假日办了解到,桂林市各大景区景点做了疫情防控与游客接待等充分的准备,“五一”小长假前三天,各大景区景点也迎来了不少游客,带动桂林市旅游业加速复苏回暖。
正阳东西巷自建成之日起,就一直是中外游客来桂林必到的网红打卡地。特别是4月29日正阳西巷建成开街后,正阳东西巷互相呼应,与桂林逍遥楼、靖江王府融为整体,形成了一个大5A景区,受到游客青睐。青砖翘檐的桂北风格建筑群,雕花的门窗和浮雕石刻,古色古香的青砖条石……这些美景成为了防城港市来的游客隆先生镜头里的主角。“之前我就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看到了桂林市长带着网友逛东西巷的直播,当时就‘种草’(网络语,意为自己根据外界信息,对某事物产生体验或拥有的欲望的过程)东西巷。来到这里时还听说西巷刚刚开街,觉得自己很幸运,很喜欢桂林这种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景点。”
刚开街的西巷透着浓浓的文化韵味,字画、非遗文化体验、桂林特产等店铺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在此驻足体验。来自湖南的游客谢女士逛了一圈,就打包了好多土特产,还有不少文创产品。“听说这里曾经是广西贡院所在地,买几张拓字回去,鼓励家里的小孩好好读书。”
为了促进旅游景区景点复苏,龙脊景区利用这段时间,组织企业和当地的群众提前把梯田进行灌水,灌水时间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现在整个景区以及全县所有村寨的梯田都已灌满水,在阳光的反射和云雾的陪衬下,梯田片片明镜闪烁微光,呈现出诗画一般的景色。这一美景也被央视报道———5月3日,CCTV13新闻频道上午10:48五一特别节目,CCTV2财经频道早上7:50《第一时间》栏目、中午12:48《天下财经》栏目分3次播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龙胜独特的农耕稻作文化、自然景观及少数民族人文景观。这些报道也刺激了很多游客出行。
记者了解到,龙脊景区从开放之初每天仅有五六名游客,到现在假日游客量逐渐增多至每天4000人次左右。龙脊景区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在景区门口做好游客登记和体温测量工作,在主要观景点加大人员巡逻频率,一旦发现有游客有异常情况可立即处理。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五一”小长假是桂林市旅游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复苏契机,各个景区景点也提前做好了疫情防控的准备工作,制定了游客接待的计划,为游客提供安全周到的接待服务。相信“五一”小长假能为桂林旅游业复苏按下“快进”键,加速旅游回暖。
新闻推荐
数控调试岗位铸“匠心” 记“广西工匠”、福达集团桂林曲轴有限公司蒲鹰
蒲鹰在修理数控机床。□本报记者陈娟通讯员蒋淑芳文/摄匠心金句:执着追求,不断钻研,努力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一身...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