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资料图片)
□刘彬
这本《历代名人日记选》是我在夫子庙旧书网淘的,由花城出版社1984年出版,原价是1.4元。虽然已是20多年前的旧书,但书的品相还好,仅纸质稍有发黄。
这本日记选收了从宋代到清朝年间21位名人的日记。这些日记或叙事,或抒情;或简短,或琐碎;或揽山川之胜,掠风物之美,流露真实的感情,极具天然的风致。
许多日记的写法是围绕一个中心,写生活的某一方面。旅游日记写的是“游”;观花日记,写的是“观”。明万历进士萧士玮的《萧斋日记》则不同,他记的是生活中的“流水账”;今天读书,明天会友,后天买画,大后天看戏……然而,他记叙的这些“流水账”,并非毫无意义的生活琐事,而是有着一定意义的生活速写。这些意义,作者往往通过自己的笔触直接抒发出来。比如,从阅《快雪堂日记》,想到写作上要“信笔点染”、贵在“天热”的道理;从读《无誉斋杂识》,悟作文与阅文之“妙诀”;从茸录诗稿,讲到作诗要少芜音累气必须禁“浮膘”等,这些可说是文艺创作上的经验之谈,对于读者当有教益。
范成大在《骖鸾录》这部著名日记里,不但描写了桂林之美,而且描写了湘江之胜。过衡山后,作者描写:“带江别有小山一重,山民幽居点缀上,桃李花方法,望之如临皋道中。卢诗:‘湘江两岸花木深’,至此方有句中意。”湘江之胜,跃然纸上。
宋孝宗时,陆游被任命为四川夔州通判,他从山阴动身,行五千余里,到达目的地。在这漫长的路途中,陆游写下了《入蜀记》,细致地描写了沿途的景物,记述了在长江三峡的所见所闻。著名的长江三峡在陆游之前不少文人墨客都曾描写过。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经十分形象地描绘过它奇伟的形势和四时风光。同郦道元所写的“四时”不同,陆游写的是它的“一时”,但就是这个“一时”,却也写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他不但描写了沿途的景物,而且描写了许多名胜古迹,并对刻于这些名胜古迹的诗歌、碑文进行了考证,这样,日记就显得内容丰富多彩了。
这些才情卓绝的文学古人在坎坷颠簸、困顿偃蹇中记下的日记,诉说着他们人生之旅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虽无典雅铿锵的文辞、冠冕堂皇的道理,却也不乏至情至性、至真至切的文字,散发出如黄菊、如腊梅一般隽永的魅力。
斯人早已黄鹤远去,然而他们那作为心灵之眼的日记依然真挚灼人,熠熠生辉,向我们展示着遥远的心灵独白。
新闻推荐
婚检地贫筛查率和建卡孕妇地贫筛查率不断提高 桂林市连续两年重型地贫胎儿出生率为零
本报讯(记者苏文娟通讯员何永芳)5月8日是第27个“世界地贫日”,今年的主题是“地贫防控,从婚前孕前开始”。记者从桂林市“...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