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苏展通讯员刘琼)记者从桂林海关获悉,疫情期间,该关通过各项措施不断提高通关效率,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一季度,该关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9.42小时、2.01小时,较2019年压缩42.72%和42.11%。
据桂林海关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桂林海关打通各项支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聚焦辖区实际出台的10条细化措施并动态调整,助力桂林62家重点外贸企业、16家加工贸易企业复工复产,促进桂林市外贸平稳发展。针对办理海关业务的企业,该关大力推行网上办公方式,采取“7×24小时预约通关”“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措施提高通关效率,推动企业首选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等平台申办各类海关业务,保障口岸通关顺畅。
食品农产品是桂林主要出口产品。为促进食品农产品企业恢复生产,2月初,桂林海关通过网络向企业发布《食品生产企业疫情期间开工的必备条件》等信息,督促企业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从防疫准备、人员卫生、厂区卫生等14个方面开展防控,全力保障安全复产。3月中旬,桂林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全部复工复产。特别是针对出口鲜活食品农产品,该关加快验放速度,无需企业书面申请,现场即可安排优先实施检查,快速放行,促进产品扩大出口。一季度,桂林出口农产品增长25.6%。
针对企业恢复生产急需的进口防疫物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桂林海关设立专门窗口“一对一”指导企业办理业务,支持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生产性原料、食品、农产品快速通关,对需查验的优先安排查验,随到随验。疫情发生以来,该关快速验放328万美元进口生产设备、原材料等货物。
此外,桂林市生物医药产业是广西仅有的5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之一。当前,多个国家疫情爆发导致医疗防护物资需求直线上升,这成为桂林市生物医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为促使桂林市医疗物资生产与贸易企业有序开拓国际市场,桂林海关联合市商务局等部门加强合作,全方位多链条地指导企业开拓医疗物资出口,以质取胜,维护“中国制造”形象。一季度桂林市医用鞋套、护目镜等医疗物资出口值775.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7%。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太阳能路灯。记者曾龙晖摄本报讯(记者曾龙晖通讯员黄帅君)“今天晚上这些灯就能亮起来,晚上回家再也不...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