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播在景区带货。受访者供图
网络主播在景区带货。受访者供图
关注旅游直播之探讨
南国早报记者唐湘屏闫芬丽
旅游直播可以激发游客对景区、酒店等产品的探究欲,保持高曝光量和关注度。但当下旅游直播质量良莠不齐,游客的评价也不一。如何提升旅游直播的质量,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此外,在增加游客黏性的同时,旅游直播如何增强“带货”效应,提高流量变现率?业内人士也进行了探讨。
1主播水平是关键
广西红水河旅游公司营销总经理刘亚刚近期看过一场直播:某县份想宣传自己的旅游资源,虽然主播肤白貌美,但对当地的旅游产品和文化并不熟悉,全程在不停重复“哇,好好玩呀”,看得人不明所以,满屏的尴尬。
马蜂窝旅游平台总结:旅游直播的受众人群具备喜欢新鲜事物、追求个性化、挑剔且没耐心等用户特征,平庸又尬聊的直播内容并不会激起他们心中的任何涟漪。那么,怎样才算是一场优秀的有看点的直播?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旗下多个景区都做过直播,营销中心工作人员汪卓珺是主播之一,她认为首先直播的内容要有意思,若只是由一两个人带着走景区就比较平淡,要是能提前进行踩点,准备一个脚本,专门设计一些有趣的环节或戏剧效果,应该会更吸引人。
驴妈妈旅游网站相关负责人看过很多直播,他建议直播场景要具体化,最好能让人身临其境。例如推荐一个亲子游乐场,那里的环境怎样、游泳池有多大、有哪些游乐设施等最好面面俱到;介绍一家酒店,酒店的卫浴设施好不好、床垫被褥舒不舒适甚至防疫设施做得如何,越详细就越有说服力。
另外,直播时最好口语化,不要照本宣科,还要能找准亮点,给出游客去你所推荐的景区或酒店打卡的几大理由,“直播不需要太四平八稳,可以生动活泼逗比一些,也不要怕会‘翻车’,其实有时候翻车也是一个话题点”。
90后旅游爱好者林女士则认为,能展示一些游客平时看不到的内容,这样的直播才有吸引力。“我认为跟着主播去走景区是一种比较‘傻瓜’的方式,我希望能在直播中看到一些上帝视角的大场景,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就比较强。”
2实现带货讲究多
对游客来说,旅游直播看的是热闹,而对旅游景区、酒店等主体来说,除了通过直播展示自己的形象,更希望能实现“带货”,销售自己的产品,其中就有不少门道。
刘亚刚认为,首先直播平台的选择很重要,这个平台的受众群体是否跟自己的产品相匹配,是否是目标客户,是很关键的。你想吸引南宁市的游客,那选择当地有影响力的直播平台就更容易实现引流。
他还介绍,主播或代言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吸引点。例如携程CEO梁建章,身穿古代服饰、化身西部牛仔,以各种形象来为旗下的酒店带货,7场直播带货达2亿元,“一些自带流量的大IP或网红主播,对产品销售的带动能力更大”。
产品的选择和价格则是决定因素。驴妈妈负责人认为,首先货品要有特色,通过旅游直播消费的群体都是年轻人,具有网红效应、能吸引人眼球的产品,更能“引诱”他们掏口袋。此外产品的价格要有诱惑力,受众看到直播中的货品折扣越大,就越有消费的冲动。
组织过多场直播的南宁市旅游协会导游分会会长黄志康则坦言,传统旅游产品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普遍利润微薄,并没有很大的降价空间,加上旅游消费考量的因素较多,指望通过短短一场直播来卖很多货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营销团队在直播之后继续跟上,趁热打铁做持续性的营销,才能更好地实现销售增长。
3直播将成新方向
大家还有一个困惑:旅游直播热潮始于疫情,但疫情终归会结束,在游客能走出家门亲身体验时,旅游直播还会有今天这般活力吗?它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对此,桂林冠岩景区负责人段华勇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该景区尝到了直播的甜头,“我们自己的工作人员上马直播,花费不高,一次直播能吸引近万人到直播间观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他认为,对景区来说旅游直播是一个比较好的宣传方式,今后他们还会继续做下去,除了宣传景区,还打算卖一些文创产品、旅游特产。
汪卓珺也透露,桂林旅游股份公司的推广部门也计划打造一个固定平台,去旗下象山公园、两江四湖等十多个景区做直播,慢慢培养、巩固自己的粉丝群体。
黄志康也认为,旅游直播打开了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的一个“新世界”,一旦游客形成了看直播的习惯,培养了在直播中下单的购买模式,就会有持续性。景区要做的是组建相应的团队,做一些策划,将直播坚持做下去,不停给粉丝惊喜,让粉丝形成忠诚度。
驴妈妈相关负责人还支招如何少烧钱做强做大直播:景区可通过各种途径,平时拍拍景区、记录各种点滴,上传到平台慢慢形成流量。“自己玩直播成本不高,还能积累很多景区的原始传播素材,只要有品牌打造意识,坚持做下去就会看到惊喜”。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周翠花记者陈晓东)5月10日至5月16日是第29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为了增强社区居民节水意识以及对保护...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