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黄帅君
1.68公里的作业面上,17台大型机械在忙碌运转。随着最后一栋农房倒下,叠彩区灵田公路南侧(东二环路口至高速跨线桥)的房屋拆除工作日前画下圆满句号。这标志着叠彩区为把灵田公路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花卉大道”扫清了障碍。
墙,推倒了就变成了路;路,串点成网,兜住的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框架,更是民生的底线。
破局克难大河乡党员干部埋头“啃”下“硬骨头”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灵田公路承担着大河乡4个村委、6000多名村民的进出,也是市区通往尧山景区的重要通道,路宽8米、双向2车道,路狭、车多、人流密集,道路拥挤,路面坑洼,汛期内涝严重,极大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
变则通,通则畅。叠彩区将灵田公路改扩建和周边村落风貌改善列入建干北路棚户区改造项目,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风貌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
灵田公路南侧红线范围内涉及151栋建筑物,6家企业、83间厂棚,违建面积约9万平方米,历史遗留问题多、土地附着物繁芜、归属定性复杂,而实施的房屋补偿标准、违建实行零补偿等相关规定远远低于农户期望。
面对一只只“拦路虎”,叠彩区画出了清晰的“作战图”,三线并行,联动推进。由大河乡政府承担土地房屋征收(改造)工作,攻心为上,执行为先;区城管局负责违建拆除,有勇有谋,即查即拆;项目前期审批和道路建设组加强与市级部门沟通协调,科学规划、合法合理。
万事开头难,如何破局,签下第一户是关键。大河乡精准施策,将白29号农房作为开局的切入点,该户主之一的苏某远居美国,见识广、顾虑小、易沟通。为此,在乡党委、政府的部署下,工作组成员通过长途电话、微信、邮件等多途径与其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艰难沟通,终于签下改造协议。首战告捷,破局成功,为其他有证农户打消顾虑、树立榜样起到积极作用。
风雨兼程、克难攻坚,大河乡党员干部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决心,“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为随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80天拆除9万平方米违建,城市执法势如破竹
在违建汇总表上,密密麻麻标注了98个任务点,体量相当于2座大型运动场。难度之大、任务之重,显而易见。然而,城管局上下没有一人退缩。
2019年7月至9月,正值酷暑,烈日炎炎,队员们露天执法,拆除无证钢架厂棚7.5万平方米。
11月13日,灵田公路违建房屋拆除,首战遭到户主强烈对抗,部分村民暴力抗法。面对生命危险,大家没有退却,在区委书记、区长、指挥长的现场指挥部署下,近400名工作人员分成6个工作组,严守岗位,冒雨“战斗”,5个小时拆除6栋违法建筑。“11·13”强拆行动,发挥执法震慑力,打击暴力抗法,彰显叠彩区打击“两违”和实施违建零补偿的决心。
至今,该局共组织开展17次拆除行动,出动人员2300余人次、机械130余台次,分层次、分阶段、分难易,强力推进,累计强拆违建约9万平方米,拆除其他房屋3万多平方米,再一次跑出了“叠彩速度”。
满载憧憬的“花卉大道”呼之欲出
改造后的灵田公路西起东二环路,东至高速跨线桥,全长1.68公里、宽40米、双向6车道,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同时,按拆旧建新原则,所有回建房统一规划、高度和风貌,宜商宜住,导入产业,打造出一条崭新的花卉大道。
项目落地,规划先行。为此,在指挥长的带领下,叠彩区交通局、区发改局、区基础公司与市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市政综合设计院等6家单位就灵田公路提级改造工作进行了20多次对接、沟通、协调,确保项目前期工作按时完成。
灵田公路南侧全部房屋拆除之际,其变身“花卉大道”的愿景已提前在纸上“绽放”:贯通东二环和叠彩花卉基地的灵田公路不仅成为花卉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更是辖区与外界高效、快速、联通的交通枢纽,带动“一路繁花”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而东二环、大四公路和灵田公路形成的环形结构,将“漓江源乡”“漓江茂源”“缤纷叠彩”三个田园综合体紧密联系,形成江东“三体一区”的发展大格局。
坦途一路放歌行。按照计划,今年9月底,叠彩区将完成灵田公路提级升质和临街危旧农房改造建设,10月上旬迎接广西首届花卉苗木交易会……一条公路,不仅串起了“北大门”发展新机遇,而且满载着叠彩人民的希望,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愿景疾驰。
新闻推荐
经过朋友圈的接力寻找,走失的小孙子终于回到了奶奶的怀抱。(轮胎厂社区供图)本报讯(记者莫俊通讯员张国凤周雪枚)小朋友不...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