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平乐新闻 > 正文

“留守天空”的彩虹桥

来源:广西日报 2012-07-07 19:0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袁琳 本报通讯员陶彩忠

平乐县是广西的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总人口45万人,外出务工者近1/4。父母双双外出的学生被称为“留守学生”,共有1.0457万人,也占了全县中小学生的近1/4。

一边是“流动”,一边是“留守”。经济发展看“流动”,社会和谐看“留守”;“留守”安心,“流动”才放心,关爱“留守学生”是大事!

一次督查——“留守”问题浮出水面

2009年9月,平乐县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督导组在该县张家镇榕津中学进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督查。

督查会变成了调研会。

“我班里有一个男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纪律散漫,常谎称有病或有事外出泡网吧,和老师斗嘴。唉,若再不采取措施,这孩子就毁了……”

“我班上40多个学生,有近20个学生或是父母外出,或是孤儿,或是单亲家庭,孤独、逃学、早恋、网瘾,千奇百怪,异常难教……”

……

班主任们一个个抢着发言,一个个叫苦不迭!所有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指向都是“父母外出打工惹的祸”!

榕津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943年的老牌学校。所在的张家镇是全县著名的“劳务大镇”。近年来,全镇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人数约两万多人。在榕津中学的1000多名学生里,就有1/3是留守学生。

抓管理,重点在这1/3;抓教学,重点也还在这1/3。于是,“关爱留守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被重新确定为切合榕津中学实际的学习实践活动主题。

一所学校——关爱到位,立竿见影

榕津中学不是“个案”。平乐县对全县留守学生情况做了一个彻底调查,结果让人震惊:全县近1/4的中小学生是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缺失,他们大多封闭、冷漠、自卑、孤僻,有的则冲动易怒,打架斗殴,有的还迷恋上网和早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榕津中学成为试点。

学校里的16名党员干部率先当起留守学生的“代理爸妈”,全校65名党外教师也和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联系卡,设立谈心室、亲情电话,颁布“谈心制度”、“代理家长制度”、“留守学生奖励制度”,开展主题班会,鼓励并要求学生和家长做到“三个一”——家长每周与老师沟通一次,家长每学期回家看望孩子一次,学生每周与家长通一次电话……学校里的“爸妈”修建起座座亲情之桥,这头连着留守学生,那头连着外面打工的爸妈。

孩子从此“留守不失守、不失爱”。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正上初二的陶美玲忘不了去年8月6日,那个美丽的生日宴会。“晚自习走进教室,黑灯瞎火。正觉得纳闷,灯突然亮了。像亲阿爸一样的陶老师,带着同学们,大声地祝我‘生日快乐\’。这是我第一次过生日,我的眼泪顿时涌了出来。”陶美玲大方的言谈,让记者难以与“孤僻”二字联系起来。而这两个字原来正是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定义。

关爱到位,“立竿见影”。

活动仅仅开展两个多月,榕津中学“留守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原来只会问父母要钱的孩子,懂得了如何关心人,不再扛着脏衣服回家让大人帮洗;原来怨恨父母的孩子,体谅了父母在外打拼的艰辛,懂得了遇见师长,主动问好;原来浑浑噩噩的懵懂少年,找到了自己正确的人生道路,懂得了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创造财富。

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不再冷漠,“我跟阿爸一通电话就会聊个把小时,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不仅是初二学生肖佳的感受,也是大多留守学生的感受。而以前,他与阿爸一个学期通不上两次电话,每次也就寥寥数语。

父母懂得了如何关心孩子。陶美玲的父母在女儿生日时给她送去了美好的祝福,而不再像以往那样,电话一通只有责骂。

关爱让留守学生逐渐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2010年,榕津中学所有留守学生无一辍学,首次实现“留守学生”巩固率达100%;留守学生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26位同学获成绩进步奖,占获奖人数的近一半。榕津中学的中考升学率也是逐年上升,2011年,一跃成为平乐县普通中学第一名。

一盏明灯——指引5000多名“爱心爸妈”

355份“留守学生”档案;历时3年多,出自全校81名“代理爸妈”之手的谈心记录;100多份“留守之声”的广播稿……

榕津中学“谈心室”里,分类齐整的资料,记录的不仅是每位留守学生的详细情况,更是学校与社会关注留守学生的宝贵经验。

“榕津经验”成为平乐这个劳务输出大县解决留守学生问题的一盏明灯。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2010年,由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争当爱心爸妈,共创温馨家园”活动在全县轰轰烈烈地展开。一个个企业、一个个机关干部、老师、社会公益人士向留守学生伸出了温暖的“大手”。

一段段佳话留传四方——

福兴中学陆华老师,这位2010年中国好人榜的好人在教学第一线干了32年,当了32年班主任,先后“浇灌”了36名留守学生。在纷至沓来的荣誉面前,他“一切又从零开始”,将大大小小100多个荣誉证书锁入柜中,依旧当着他平凡的班主任,依旧带着班里的留守学生住进他家,共寝、共食,挑灯夜读。

“关爱与尊敬是相互的。”这是陆华深刻的感悟。今年4月,曾经差点辍学,现就读广西大学的蒙华强给恩师打来电话:“陆老师,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了!您给我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要做一个像您一样的共产党员!”

8000多份详细的“留守学生档案”建立起来。全县3700多名教职员工齐上阵,一对一、一对多地为这8000多名留守学生当起了“代理爸妈”。

县司法局40多名职工不仅自己当起“爱心爸妈”,他们的亲属也积极加入其中,爱心外公外婆、爱心叔叔、爱心姑姑纷纷涌现。3年没见到父母的留守学生李菊红每逢佳节都会来到司法局“爱心爸妈”温暖的家。腼腆的她在手机短信里对她的“爱心爸妈”说:“真的好想喊你们一声爸爸妈妈!”

桂林科赛城镇开发有限公司老总郑文精、陈勇“五下瑶乡”,给大发瑶族乡的100名留守贫困生送去了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的承诺与保障。

2011年,桂林市桂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张树萍到平乐采风,昭州古城涌现的新名词——“爱心爸妈”、“代理家长”,古城里一个个和蔼可亲的“爸妈”,深深感动了她。她毅然也当上了“爱心妈妈”,将一位11岁的小女孩带出大山,带进美妙的艺术殿堂。

……

昭州古城的爱心如和风般在桂江两岸吹拂,爱的“接力棒”在一届又一届县委、政府中传递,传出大山,传向全国。全县留守学生辍学现象全面消除;各中小学在校生犯罪率连续两年为零;中考成绩跃居全市前列;高考成绩连年攀升。香港、河南、浙江、广东等省市的爱心人士和学校机构,纷纷来到平乐考察学习并结对帮扶。

如今,5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爱心爸妈”,在这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里,演绎着新时代的大爱。

新闻推荐

平乐县同安镇寿星村群众正采收葡萄近年来该村充分

▲8月13日,平乐县同安镇寿星村群众正采收葡萄。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海拔高、温差大、水质好、生态环境优质”的特点,大力种植“高山葡萄”。由于管护精细,今年全村葡萄喜获丰收,亩产均达2250公...

平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留守天空”的彩虹桥)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