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志明 本报通讯员 唐江 程虎
南郑县李家山村,青山绿水间,村民正在修路、补桥、清渠、美化村庄。在苗圃,遇见村党支部书记黄积泉,他说:“过去想不到村上发展啥才好,不知不觉就落后了。在工作组帮助下,我们看清了自身优势,理清了思路,全村经营农家乐、种植苗木花卉,争相发展的底气足了。”
李家山村的变化是南郑县后进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的一个缩影。后进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南郑县正确定位、分类施策,整顿工作亮点频闪,并在全省组织工作会上作为唯一一个县区做了经验交流。
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南郑制定了后进党组织对照标准,组织全县33个党(工)委组成调研组,深入开展“四查四访四问”活动,即查党务、村务、居务、政务公开情况,查干部宗旨观念情况、查干部廉洁自律和工作作风情况,访党员干部问发展良策、访专业大户问致富经验、访困难群众问疾苦需求、访矛盾人群问诉求缘由。对全县基层党组织逐一进行调研分析和对标倒排,确定出了39个村、2个社区和2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为后进集中整顿对象。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南郑量身订制了23个配强班子治“软”、3个维护稳定治“乱”、21个发展经济治“穷”、14个完善制度治“散”的整顿工作方案,实行“一支部一策”、“一问题一策”,分门别类建立整顿台账,制定了248条整顿措施,实现了一个支部一套方案,一个问题一条措施。
南郑把后进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组建了34名党员县级领导任组长,22个镇党委及66个县直部门分组包抓的集中整顿工作组,选派了41名“一书记两员”,自带生活用品,全天候驻村(社区)蹲点帮扶;抽调110名干部、组成20个工作组,进驻后进党组织所在单位开展工作,要求后进不转化不撤离、任务不完成不撤离、整顿不达标不撤离、群众不满意不撤离。县委书记李宏杰以身作则,在全县整顿工作动员会第二天,就带领包抓工作组,深入到汉山镇李家山村开展调研,通过走访群众、与村干部座谈,会同镇党委一道,制定了依托地处大汉山脚下,坡地、林地多等资源优势,发展大汉山农家乐,种植苗木花卉及林果产业等三项帮扶措施,解决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不到一年时间,李家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修复灌渠2公里、灌渠码头34处、桥梁2座、道路4处,修建垃圾站5个,连片种植苗木花卉30亩,为全村加快发展铺开了道路。
王河坎村是南郑有名的苗木花卉种植专业村,胡家营镇墁坡村党支部自从结了王河坎村党支部这个“富亲戚”,思想开阔了,发展的步伐也快了起来,全村掀起了种植苗木花卉的热潮。王河坎村与后进的墁坡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后,动员产业大户讲解种植技术,为墁坡村培育了一批党员创业骨干和致富能手,坚定了村上发展苗木花卉的信心。
借鉴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成功经验,南郑创新开展“支部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择优组织41个先进品牌党支部,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分别与后进村(社区)党组织结成互助对子,围绕明思路定规划、兴经济助发展、强党建促和谐三大任务,全方位开展互促帮扶,帮助后进党支部完善村级管理制度,壮大产业规模,树立群众威信。
张小川是县农业局干部,进驻红庙镇柳林村后,他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走访调研,会同村上制定了三年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带领群众发展肉鸡为主导的养殖产业,全村60%的农户在他引导下,走上了散养土鸡的致富路子,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面对后进基层党组织缺少人才、思想不开阔的实际,南郑从各行各业择优选派了41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分派到后进村(社区)担任为期一年的党支部副书记,与后进村(社区)班子成员一道,抓民主管理水平、工作机制健全、群众致富增收。他们的联系电话、整顿目标、每月计划及措施都公示在村活动场所里,无形中增强了改革创新和加快发展意识、吃苦耐劳精神。
为激发每个整顿工作组的潜能,南郑县亮明了每个后进党组织整顿的目标任务、时限要求、方法步骤、工作措施和责任主体,建立了“每月工作例会”制度、“台账销号”制度、“旬报月查”工作机制,成立4个督导组,采取十天一明查,一月一暗访的形式,对推进不力、整顿不实、效果不佳、群众评价不高的工作组全程跟踪问效。目前,已对工作推进不力的2个镇党委、1个整顿工作组通报,限时整改。
南郑县通过一系列整顿措施的开展,困扰后进基层党组织发展的问题一个个解决,为他们奋起直追扫清了道路,群众堵心的“忧”得到排解,增收致富的“结”得到破解。
全县调整后进村党支部书记3名,党支部副书记、委员36名,培养后备干部80多名,大量农村能人成了基层干部,后进基层党组织“三力”显著提高。
全县投入资金330多万元,对15个村级组织、20个后进企事业单位党支部活动场进行了改扩建,投入资金909万元新修道路82.84公里,为群众办水、电、路、渠、通讯等实好事258件,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制定经济发展措施125条,产业项目发展86个,已发展核桃、中药材、烤烟、苗木花卉等1.5万多亩,发展种养殖大户18户,发展农家乐2家,各项产业投入资金达658.4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肖军记者王永锋)今年以来,南郑县多次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整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全县共开展劳动监察201人次,督促用人单位补签用工合同460份,接待受理农民工投诉140起,解...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