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崔慧芬依法治国,立法先行。2015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规定,将地方立法权扩大到所有设区的市。同年9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确定汉中可以行使地方立法权。今年汉中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七五”普法和“法治汉中”建设。
2015年至今,汉中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已三年有余,该权行使得如何?都制定出台了哪些地方性法规?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如何应对的?两会期间,记者专门采访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市人大代表马晓亮。
从无到有稳步推进
2017年10月31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汉中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汉中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汉中市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规。
“这部法规的诞生,对汉中市有着特殊意义。”马晓亮说,在汉中市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和“四城联创”的关键时期,《汉中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的颁布,规范了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行为,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他介绍,自2015年9月汉中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市人大常委会立即着手准备,增设立法工作机构、启动立法程序……2016年3月,《汉中市地方立法条例》获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批准,为汉中市开展地方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根据《立法法》等规定,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3个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2016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项目调研,就立法选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最终,将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作为汉中市第一部实体性地方法规。
“有了立法权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立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改革发展中碰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地方立法引领和推动地方改革发展。”他说,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从问题导向、急需先立、地方特色和法制统一四个方面入手,结合从社会各界征集到的立法规划建议项目,确定了2017至2021年五年立法项目。
针对实际精准选题
“只有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最需要立什么法,才能确保每一部法规的制定更务实、更接地气。”马晓亮说,从汉中市目前已经出台和审议的项目来看,都体现了本地发展的迫切需求,选题精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汉中是汉江的发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更是380多万汉中人民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要求国家和地方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青山绿水。因此,汉中市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将《汉中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作为汉中市首部地方性环保法规。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扬“工匠精神”,深入9个县区开展立法调研,坚持民主立法,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400余条。六易其稿,反复雕琢,最终推动了《汉中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审议通过。
据马晓亮介绍,这部8000余字的条例综合性非常强,涵盖职责分工、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法律责任等内容。由于汉江流域河道违法采砂问题严重且屡禁不止,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借鉴渭河的管理办法,将河道违法采砂处罚力度提高至50万元,体现了一定的地方特色。
除此之外,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还以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丝路源点优势为依托,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发展全域旅游为目的,提前将《汉中市张骞墓保护管理条例》列入立法日程。而作为2019年审议项目的《汉中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汉中市养犬管理规定》以及2020年预备项《汉中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汉中市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条例》,都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地方特色和民意呼声。
针对问题,人大代表建言献策
“三年来,汉中市立法工作从无到有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许多方面还亟待完善。”马晓亮说,人们对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认识还有偏差,很多代表提出的立法项目建议超出了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县区参与立法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提出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比较少。社会公众参与程度也不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此外,在“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立法原则下,难以确定立法项目,对立法项目如何体现地方特色也很难把握。而法规草案起草阶段准备不足、审议标准不一致、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为立法工作带来了困难。
针对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市人大代表的马晓亮建议:在确定立法项目方面,要围绕市委确定的全市工作大局,真正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补齐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在立法导向上,要充分认识地方立法的特点,把握上位法,切实针对问题立法,增强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而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他建议坚持立法进度服从立法质量,不在立法数量上搞攀比,不搞立法“政绩工程”。充分发挥立法咨询专家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并通过培训、外出学习等形式提升立法能力,将立法工作做精做实。在坚持民主立法上,应健全民主开放包容的立法工作机制和公众意见建议采纳情况反馈机制,重视网络民意表达,形成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立法的大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颖飞)2月16日下午,市政协召开五届十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协主席王隆庆主持会议,市政协副主席鲜成军、王晓亚...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