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汉中 今日留坝 今日镇巴 今日略阳 今日宁强 今日勉县 今日西乡 今日洋县 今日城固 今日南郑 今日佛坪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今日宁强 > 正文

架起港宁连心桥 南通市港闸区爱国村机关党总支书记陈辉帮扶宁强县高寨子街道办戚家垭村侧记

来源:汉中日报 2019-06-06 01:0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 李长波

“尽管日夜思念南方,宁强宁强,这是我爱之泊放地,我的第二故乡。就这样两头牵着,一直情长.....”

这是汉江源头一个空气清新的黄昏。从戚家垭村4组78岁的困难残疾党员郭久章家里出来,与远在南通的妻儿分别通了电话,对故乡家人的思念和对帮扶群众的牵挂,让陈辉不由得心潮澎湃,略一沉思,随即在手机上写下了这首《宁强宁强》的诗句。

其实,这已不是陈辉在宁强写下的第一首诗。在工作之余,他喜欢把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和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句的形式表达出来。熟悉陈辉的人都说,陈书记不仅是一名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帮扶干部,更是一名诗人。

2017年12月,南通市港闸区爱国村机关党总支书记陈辉,从江南鱼米之乡来到宁强县高寨子街道办戚家垭村开展苏陕扶贫协作工作。“虽然戚家垭在宁强算是条件比较好的村子了,但和南方发达地区相比,可以说是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很低了,让我心里凉了半截。”帮扶村留给陈辉的第一印象,并不美好。

带着略微忐忑的心情,陈辉开始进组入户走访村民。他很快和戚家垭的每一户村民熟悉起来,他们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衣食住行都记在了心间。刚开始,陈辉和工作组上门一户户地给贫困户送去慰问金,但这只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如何让这一块土地上的村民都能普遍脱贫,过上小康生活,成了摆在陈辉面前的实际问题。

面对当地发展现状,从哪里入手、搞什么项目、怎么来落地、何时见到效益,让陈辉犯起了愁。他心里反复思忖:想想自己抱病千里来到这里,目的就是要以一个共产党人的自觉意识和初心职责,去帮助这里的父老乡亲,那么,自己该怎么做,才不会辜负初衷?

为了把这里的经济发展起来,陈辉与高寨子街道办举行了“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赴宁强产业协作洽谈会”,为群众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奔走呼吁、牵线搭桥。陈辉还自告奋勇担任港宁协作“民间招商队长”和宁强对外招商“义务宣传员”,自掏腰包下深圳、跑上海引企业、引项目、引资金,鼓励村组干部走出去开阔视野、更新理念。

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陈辉决定把泥鳅养殖基地建起来,作为一个突破口来带动发展。这个项目适合宁强的土壤和水质,养殖技术和台湾泥鳅幼苗可以从“世界泥鳅之都”江苏连云港引进。该项目还具有适应性强、易管理、周期短、产量高、收效快等特点。

2018年6月23日,高寨子村的泥鳅养殖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不仅能带动村上贫困户脱贫,每年还能给周边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同时通过技术支持、产品包销等形式还可带动附近贫困户增收,这将大大促进当地村民就业、增收,真正实现一举多赢。”陈辉高兴地说。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这句话,戚家垭村的村民常听陈辉说起。陈辉认为,扶贫需要两个字:“智”和“志”,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

如何“送智”,如何“扶志”?陈辉自有妙招。2016年爱国村拆迁后,全村半数以上散居于周边各个居民小区,未拆迁的则居住更分散,政治文化生活开展不正常。针对这一现实,村党总支以农村党员中心户为核心,以未拆迁的农家小院为阵地,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模范、老典型等乡土名人的影响力,着力为老百姓打造思想文化传播阵地“小院课堂”。

于是,陈辉将“小院课堂”搬到了千里之外的宁强高寨子街道办。2019年1月17日,戚家垭村11组老党员杜生兵家中,40多名党员群众共同见证了“苏陕协作、港宁携手”的首个“小院课堂”的成立。当天,戚家垭很多村民从四面八方跑来听这堂党课。

经过各级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2018年底,戚家垭村整体脱贫,成为高寨子街道办最后一个脱贫摘帽的村。自己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陈辉感慨万分,写了一首《最后一个脱贫村》。“.....最后一个脱贫村,胜利的曙光激情的希望;戚家垭的父老大步向前走吧,身后是战鼓雷鸣旌旗猎猎,前方是伟大的中国梦和阳光普照的地方。”

虽然戚家垭村已整体脱贫,但陈辉没有停下继续带领村民发展经济的脚步。今年3月6日,苏陕协作首个泥鳅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在高寨子街道办古城村建成投运,960万尾鲜活的“聚龙10号”台湾泥鳅种苗被投放在了一个个清澈的池塘里。戚家垭村贫困户蒋荣兵说:“这个泥鳅养殖基地建得太好了,我们村的贫困户在这里不仅能务工挣钱、学技术,还能把家里照顾上。”

“这个泥鳅养殖项目计划总投资550万元,目前已投资270万元。投放的泥鳅种苗预计6月底就可对外销售,净利润预计可达70万元。每年养殖两季,可带动3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陈辉介绍说。

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陈辉笑称自己已经成了“山里人”——除了口音没有变,吃穿住行等生活习惯和戚家垭的村民没啥两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日子里,他也把这当成了家,就像他在《又亲近一方土地》这首诗里写道:“.....我以步履匆匆的脚印,丈量千里之外的宁强。这也是我至亲的土地,从此注定一副衷肠....”

新闻推荐

宁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成立

本报讯(通讯员杨萍)为有效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更好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工作...

宁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架起港宁连心桥 南通市港闸区爱国村机关党总支书记陈辉帮扶宁强县高寨子街道办戚家垭村侧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