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韦华)11月7日,记者来到洋县磨子桥镇磨子桥社区,只见朝西的路口一面高大的产业示范基地的规划示意图十分醒目,基地内地成方、路相通的现代化耕作格局已经形成,一米多高的一棵棵猕猴桃苗木长势旺盛,套种的包菜绿油油发亮,基地内除草的农民哼着小调……
“规划面积1300亩的优质有机猕猴桃基地,是2016年省上通过财政扶持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试点之一,第一期园区建设310亩的猕猴桃长势喜人、2019年挂果。将来,随着二、三期工程的相继建设、竣工,该基地将成为生态观光、农耕体验、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冯定源边带着记者参观边介绍说,该基地建设以来,国家投资财政奖补资金320万元,打造电商平台、园区设施等,通过流转社区农民土地种植优质猕猴桃1.85万株,增设围栏、围网1000米,开挖排湿沟4000余米,埋设水泥杆6400根,新建机耕路850米,建“U”型渠道2200米,美化、亮化、绿化栽植风景树400余株……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就靠着猕猴桃基地赚钱了。”该社区一组贫困户杨翠翠说,父母亲智力不健全、生活无法自理,两个孩子需要照看,外出打工根本不可能,也没有一技之长。去年加入合作社,认领了4亩猕猴桃享受年底分红,平时在基地打打零工,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长期在园区耕作的9组农民李庆娃说,今年夏天通过翻犁、起垄、施肥、灌水等环节,在猕猴桃基地行距的间隙进行套种实验,发展西瓜、向日葵,秋季又套种了包菜,增收效果明显,看着猕猴桃苗木一天天长大,自己越干越有劲。
据了解,为了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该社区吸纳被流转土地农户和35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运作,还成立了“磨子桥社区电商服务中心”,创新经营、销售模式,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新闻推荐
步履坚实奔小康追赶超越谱新篇 ——洋县洋州街道办事处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洋州街道办事处东联村贫困户带资入企分红深秋时节,走进汉中市洋县洋州街道办,全办上下砥砺奋进脱贫攻坚的滚滚热潮扑面而来:百余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扶贫帮困,田间地头的扶贫产业开展得如火如荼,扶贫项...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