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韦凯文)“清洁乡村要从自己做起,光讲不做,群众就不相信我们。”5月21日,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赐福村党支书梁承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村干、队干在清洁乡村活动中要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自开展“美丽河池·清洁乡村”活动以来,巴马县精心谋划,真抓实干,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乡村环境保持清洁卫生。该县派驻工作队深入所有乡村,指导乡村建立健全垃圾清运、资金保障、考核问责、乡村环境卫生公约和村规民约等机制。同时,实行菜单化管理,细化目标任务、工作职责、活动措施及检查验收的标准等。
“清洁乡村关键是村干和真干。”巴马县县长蓝飞宁说,“村干是活动的宣传者、组织者、实施者,只有村干带头打扫环境卫生,群众才能看得见、信得过、愿跟做。实干,即真抓实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此外,我们还要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环境真正持久清洁干净。”
巴马镇党委书记黄荣军告诉记者,为强化乡村干部的责任感,该镇与各村都签订了责任状,明确奖罚机制。同时,该镇还要求包村工作的镇干部要按期完成清洁任务,任务不完成的要继续抓紧做完才能回来原岗位工作。
据悉,该县在推进清洁乡村活动中,突出重点示范,以点带面,重点改造巴马与田阳交界至坡月村沿线村屯的3000多户民房风貌;打造“一乡十村百屯”示范点,即以甲篆乡为示范乡、确定10个村为示范村、每个村定10个屯作为示范点。整合力量保障资金到位,县财政安排48万元作为乡镇垃圾清理费用,同时,整合风貌改造、危房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一事一议等涉农资金近千万元,全面启动“村收乡运县处理”工程,力争年内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垃圾中转全覆盖。
目前,该县正着手将清洁乡村活动的好经验制度化,并建立清洁乡村投入保障机制;制订完善的村屯户清洁卫生制度和文明村规民约;建立评比机制,增强群众文明创建的主动性。同时,加强督查,定期或不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严格问责,防止走过场。
新闻推荐
巴马讯
“种植前要撕掉薄膜营养袋,种植时要把苗扶正。”5月22日,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珍贵树苗发放现场,林业技术人员忙着给群众分发珍贵树苗,并指导农户造...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