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家孤女伤心泪,集中营里险逃回;
沧桑风雨现彩虹,五代同堂笑语飞。
这是110岁的瑶族女寿星韦乜有朋编唱自己命运的一首山歌。日前,笔者步行18公里,来到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家儿村戈朴屯采访这位传奇高寿星。笔者进入她家时,看到老寿星正在埋头砍猪菜,见有客人到来,她停下活儿与我打招呼。笔者先接过老寿星的菜刀,试着砍了两下,觉得这把刀好沉,如果手腕没有力,很难拿得起。可见,老寿星的身体还是很硬朗的。
经过交谈得知,老寿星生于1903年7月,祖籍是凤凰乡。老寿星说:“我一岁多就死了母亲,两岁多死了父亲。因父母死得太早,对父母的长相没有任何印象了。”她说,自己的出生年月是后来伯父伯母告诉她的。她一岁多那年,母亲上山挖野菜,因为饥饿跌死。父亲和小叔为了抵制山霸的人头税,被山霸打手活活打死。她由伯父伯母抚养。
长大后,阿婆学会唱山歌,并成为一位出色的瑶妹歌手。二十世纪初期,韦拔群来到凤凰长河屯宣传革命,她和长她三岁的堂兄罗金桃一起参加农运,接待来往于长河的农军武装,亲自安排韦拔群的食宿,并经常到江平圩侦察敌情,为农军送情报。有一次,她得知桂军民团要进村烧杀的消息,提前回村报告,转移村民上山躲藏,避免了一场大屠杀。还有一次,韦拔群来到长河屯开会,因内奸告密,并给敌人带路,要抓韦拔群。她首先发现情况,及时报告韦拔群,危急关头,韦拔群倒穿草鞋转移上山。
阿婆在30多岁时,才从凤凰长河屯嫁到西山戈朴屯,这里是西山有名的中共戈朴党支部所在地。以戈朴坳为界,坳口上是西山根据地区域,坳口下的那伦村归属江平乡的敌占区,桂军民团封锁很严,严禁运粮食、盐巴、火柴进入西山,连谷元河也封锁起来,不让群众挑水。阿婆就联络江平乡的革命同志,提前筹粮集中到联终点,在深夜避过民团哨兵,下山运粮、挑水,为革命武装提供了能量。
五代同堂笑语飞
老寿星养育三男二女,现与75岁的长子韦有明居住。老寿星说:“之所以叫韦有明,因为他在革命最困难的时期出生,我们相信革命一定胜利,会有光明幸福的一天,所以就叫韦有明。”现在韦乜有明五代同堂,共计28口人。平时老寿星经常到各儿孙家看护幼小的四五代孙,与他们玩,享受天伦之乐。
大概是老寿星吃过苦中苦的缘故,对生活食宿很随意,能吃的野菜都吃,什么肉类都喜欢,家人吃什么她就吃什么,每个月最少要吃两三餐火麻粥菜,南瓜粥菜,苦麻粥菜,还喜吃南瓜、红薯。平时喜欢活动,到园里种菜,在屋里打扫卫生、砍猪菜,个人生活全是自理,自己洗衣服,穿戴整洁干净,壮话讲得很清楚,耳聪目明,可以连续唱半个小时的山歌,歌声依然嘹亮悦耳。
新闻推荐
巴马讯
为进一步提高市民及在校学生对110知识的理解,正确使用110资源,9月1日上午,巴马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在开学第一天,组织民警深入巴马县第二小学开展...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