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痴”——短短60年的生命长度,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乡龙凤村担任村主任一干就是20年,数不清的夜以继日,无数次的顶风冒雨,“一上工地好像就不知道累,比谁都精神。”但是,人们知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甘当了一颗铺路石。”
有人说他“傻”——光顾“公家”,不顾自家。自己身体不顾,家里老人、孩子照顾不上,一心扑在工作上,刻苦钻研、艰辛尝试。但是,人们清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把认准的事坚持做得很好”。
去年7月,笔者乘车从巴马县城往北行驶,汽车在崎岖弯曲的山道上走了20公里后,便来到了全县“户户通水泥路”第一村,“美丽巴马·清洁乡村”示范村、小康文明示范村——巴马县燕洞乡龙凤村。该村得到众多美誉,这都要归功于他们的当家人,刚刚故去的龙凤村党支书姚光和。
姚光和,1953年7月出生,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干部20多年来,姚光和凭借一颗为党、为民的赤诚之心,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甘于奉献,不顾个人得失,默默无闻“脱产”赴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用真情和忠诚践行着在党旗下的誓言,不仅改变了村里落后面貌,更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了一条和谐的致富之路。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姚光和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县、乡先进个人;
2011年当选为市、县人大代表;2013年荣获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敢叫“山河听令”的村支书
龙凤村是巴马县燕洞乡的一个大石山村,“九分石头一分土”是该村恶劣的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1993年,姚光和接过了村委会主任的重担后,立志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人敢拼命,山河听令”,这是姚光和上任后带领群众开山劈石,寻找脱贫致富道路干的第一件大事。为了更好保护大石山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当时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划在龙凤村干河片实施150亩砌墙保土工程,作为全县示范工程。由于当时交通落后,缺乏交通工具,对于需要大量石头的砌墙保土工程实施难度非常大,要做好更是难上加难。但姚光和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是一次改变贫穷面貌的好机会,他毅然接下了这个重任。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他发动村里青壮年劳动力,用马驮、用肩挑石头,愣是用“愚公精神”带领群众整整干了20多天,按质按量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群众普遍赞扬。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龙凤村在没实现通村水泥路前的真实写照,交通落后是制约该村发展的重要因素,群众意见非常大。姚光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又一时找不出好的解决办法。刚好,有一天县委书记到燕洞乡调研,在听取汇报后,决定对龙凤村通村街道进行硬化。但由于资金困难,村里要筹集部分资金。回村后,姚光和就和村“两委”商量,决定由支书、主任各出1万元,文书和妇女主任各出5000元,发动群众积极捐献,村里共集资8万元。之后,姚光和马不停蹄到县里找部门软磨硬泡,得到县直多个单位的大力支持,在短短的20天就筹集资金36万元,确保通村街道硬化顺利进行。虽然通村街道硬化了,但各家各户的道路都还是“水泥”路,严重影响了整个村庄的形象。姚光和又把目光转到了屯内道路上。事不宜迟,他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召集村“两委”及全体党员开会,并借助国家“一事一议”政策,鼓励群众集资并投工投劳对屯内道路进行硬化,2010年硬化1300米、2011年硬化1200米、2012年硬化1150米,共投资57.9925万元,其中村民筹资11.3925万元,筹劳1900人,折合资金3.8万元,申请县财政以奖代补资金46.6万元。通过三年的努力,全村成为全县第一个户户通水泥路的行政村。
编织教育摇篮的村支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作为村里的当家人,姚光和十分重视村里小孩的教育问题。当了解到村完小基础条件差、教师住宿条件艰苦后,姚光和主动和校长联系,亲自到县教育局争取项目,并由村里无偿提供土地,建5间两层楼的教师宿舍楼,解决了老师住宿问题。之后,又和驻村指导员到县木材加工厂争取资金9888元,重新修建村完小大门,保证学生安全。同时,姚光和还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学校召开座谈会,同校长签订责任状。约定龙凤小学每年小考如没有一个考上巴马一中,校长将自动辞职;如果考上巴马一中,由村里出资按500元/生作为老师的奖励。通过这样的办法,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从2008年起,连续5年,龙凤小学的成绩,都排在全乡的第一位。
笑对人生的村支书
“舍小家顾大家”、“心底无私天地宽”,熟悉姚光和的村民都从心底佩服他。2013年2月19日,姚光和突然感觉不舒服,开始他也没有太在意。但是,在家人的劝说下还是到县人民医院做了检查。由于县人民医院条件限制,医生建议到百色右江医学院进行检查。经过百色右江医学院全面检查,诊断为胃癌晚期。当结果出来后,全村人都很震惊,因为平时姚光和工作都是精神百倍,健壮如牛,而且整天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姚光和知道病情后,并没有像别人一样消沉、低落,而是像以前一样乐观、开朗,心里装的始终是全村村民的事。
去年4月份起,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要求达到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4个目标,既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生态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努力使全区乡村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活动启动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姚光和立即召开党员队干开会进行部署,并组织全村群众开展卫生清洁活动。活动之初,有些群众不理解、有怨言。于是,姚光和就带村“两委”干部进屯入户做宣传,跟群众解释上级政策,宣传开展“清洁乡村”的意义。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龙凤村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成为燕洞乡“清洁乡村”活动的示范点。
去年下半年的某一天,姚光和走完了他人生的道路,千不舍万不舍地永远离开了他钟爱一生的龙凤村。但是,他在世的时候,用全部的心血与智慧铺起了一条条便民利民的发展之路,,这些坦荡的大路延展了他的生命之光,使他永远活在了龙凤村的大地上。
新闻推荐
近日,时值冬季造林绿化季节,巴马瑶族自治县到处是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的热闹场面。2013年以来,该县完成造林绿化4.2万亩,绿化公路通道2.8公里、河流1.5公里...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