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的起步之年。
“突出抓住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启动县庆60周年筹备工作、推动各项工作上档进位是今年巴马的3个重点工作。”市委常委、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奉海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希望通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使全县各项规划明显健全、产业转型明显加快、公共服务明显完善、社会治理明显深化、党的建设明显加强。
巴马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思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稳进提速、转型提质的工作总基调,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五大工程深化年”活动作为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主抓手,紧扣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战略定位,以推进项目建设为载体,迅速掀起国际旅游区建设新高潮,促进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改善民生保障为目标,深化实施“五大工程”活动,推动旅游经济转型发展,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奉海峰表示,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区建设可谓是巴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规划是发展的“粮草”,必须做在前。巴马将注重抓好盘阳河、赐福湖、龙洪等核心景区的发展规划,促使旅游规划与各类规划无缝对接、景点开发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以加快推进盘阳河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龙头,完善提升现有旅游景点的档次和品质。今年,巴马将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组织建设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标志性精品工程。
打好“长寿养生牌”,发展新型绿色工业,与巴马发展大旅游相辅相成。奉海峰介绍说,今年,巴马将规划选址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同时,建设基本配套设施,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提高综合服务功能。扎实做好天然饮用水、长寿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深度整合,着力推进矿泉水项目、健福源饮料、康柏乐凉茶、20万头香猪加工等项目的开工建设。鼓励企业深入推进产品和技术研发,争创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要有产业项目支撑、政府引导扶持,整体推进。巴马将把农村“小特色”转化为拉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推进甘蔗、桑蚕、油茶、香猪、珍珠黄玉米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就业。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方式,实施“小块并大块”,带动甘蔗种植规模稳步提升。创建核桃连片种植示范基地,将核桃产业建设的重心转移到科学管护上来。坚持“整合资金、整村推进”的扶贫模式,积极开展“整乡推进”扶贫工作。着力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加大扶持和发展农家乐力度。
奉海峰提出,巴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具有生态田园风格的自然环境。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推动以立法的形式保护盘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重点实施盘阳河沿线美化绿化工程。推进盘阳河流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赐福湖湖面网箱养殖综合整治和周边山坡的生态保护。并深入推进生态综合治理及石漠化治理,加快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
奉海峰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一个以人为本,既注重外延更注重内涵、规模设计科学、功能定位准确、空间布局合理、城乡统筹发展的质量统一体。”
巴马将树立新型城镇化的理念,结合县域实际情况,更加注重抓好城镇规划。对于城区未来的发展,奉海峰说,巴马的思路很明确,就是按照“东延、西拓、南兴、北扩、中提升”的发展之路,做大县城规模,为建设国际旅游城打下良好基础。“东延”就是把赐福湖库区建设作为城区东部延伸,实现城区和景区的有效连接;“西拓”就是向西部拓宽,打造新兴商贸区;“南兴”就是辐射对接工业园区,使城区南部成为富有现代商贸物流功能的集中服务区;“北扩”就是推动城市向同贺方向发展,促使城市规模再扩展5平方公里以上;“中提升”就是突出以老城区为主体的整体风貌改造。
新闻推荐
巴马讯
近段时间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国税局开展“红卡进税户”行动,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税户,向税户发放“领导干部联系卡”,为税户的按需“点餐”提供针...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