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一位朋友告诉记者,河池市卫生学校有一个学生名叫黄臻,他在广东打工月薪7000多元,但却舍弃高薪回来读书,并和卫生局签订协议,毕业后回村当村医。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样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值得颂扬。当时,面对朋友的介绍,记者只是应诺一句就没有追问下去,甚至也未索要联系方式,如果不是在那家医院见到黄臻,也许他永远不会成为记者要写的人物。
那天下午,记者去医院采访出来,在大厅突然听见有人大声喊“黄臻,等我一会!”
“黄臻,这个名字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听人说过。”记者在脑子里梳理了一遍之后,才回忆起朋友两个月前推荐要写的人物。“不会是同名同姓吧!”记者走过去问他,他正是我那位朋友推荐的黄臻。他说,他正在这家医院实习。
黄臻,今年32岁,家住巴马瑶族自治县百林乡平田村。2003年高中毕业后,因为未考上理想的医学院校,他本想复读一年再考,但又担心考不上,无颜面对父母,于是,决定不再复读。2004年春节过后,当他看着村里的年轻人都纷纷背起行囊南下广东打工的时候,他萌生去外面闯一闯,也许会闯出一番新天地的念头。当他把想法说出来之后,父母兄长都同意他去闯,于是,当年元宵节过后,他卷起几件衣服装进行李袋,乘车去广东打工。
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在深圳,黄臻打工的工厂是一家生产电线电缆企业,刚进厂的时候,他被安排在一条流水线工作,计件工资。这个岗位虽然不算很辛苦,但每天工作都超过10个小时,而一个月下来,薪资也就800多元。因为工资低,待遇一般,且劳动强度大,一些人频频跳槽,但黄臻与众不同,他认为趁着年轻,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加班又算什么,又何必计较薪资的多少。
作为正常人,谁都希望高薪,黄臻也不例外。但是,他认为自己还不熟悉工作,也就没有理由向老板提出要高薪。于是,在平常工作中,他用心记,并按规定操作到位,渐渐地,他开始得心应手,并熟悉了所在工车间的各个生产流程。
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人,机遇一般都不会与自己失之交臂。2006年,
黄臻被提为车间技术员,亲自研发各种不同规格电缆的工艺流程,一年后,他又被提升到领班岗位,指导员工的工作。
3年间,黄臻之所以从众多的打工仔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很努力。他说,在私人企业打工,靠的是实力,所谓的实力并非是讨好领导或者耍小聪明,而是靠自己努力工作,如果没有实力,永远在流水线作业。
2008年,黄臻真正进入了公司的管理层,这一年他被提为车间主管,这个“官衔”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老板把100多号员工交给他管理,除了他有过硬的技术之外,就是老板发现他有管理能力。就在他工作如鱼得水的时候,2012春节期间,当他得知县里选送优秀青年到河池市卫生学校学习后,他毅然从广东赶回来,报名参加读书学习,后来,经过考核,他实现了愿望,成为河池市卫生学校一名“大”学生。黄臻特别强调大学生的“大”字要用双引号,因为,过了而立之年才进学校学习,不是大学生也是“大”学生了。
黄臻在广东打工月收入7000多元,而在村里当村医,无论医术医技多高明,一个月下来,也无法挣到这个数。但是,“我读初中的时候,就想学医,所以高考那年,所有志愿都填报医学院校,因分数不理想未能如愿。”黄臻说,在广东打工,工资确实不低,如果继续在广东打工,10年后他可以在巴马县城买得房子,并且也买得起小轿车。但是,人生的价值取向是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学医的人,只考虑自己的待遇如何,那么这个人未必是好医生。因此,目前在学校,除了扎实学习医学理论知识之外,
黄臻还通过实习以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他说: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独立工作后才会珍视每一位患者的生命。”
当村医,意味着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干到满头银发,也许身份都无法改变,但黄臻认为,既然选择了,他的未来就是全身心地服务于基层,施医于农民。
新闻推荐
巴马讯
为全面掌握全县各乡镇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均衡发展,切实做好专项抽查工作。6月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人口计生...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