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自今年5月启动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各村(社区)经过精心组织,强化领导,依法依规进行选举。截至目前,全县107个村(社区)全部完成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新当选的村支委干部女性比例、文化程度、年龄结构都比上届有明显优化。
农村要发展,关键在支部,主要是人才。此次村党组织换届,该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下发了(巴委〔2014〕42号)文,县乡两级均成立2014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委员会,强化对村“两委”换届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各乡镇、各包村帮扶单位选派工作队驻村,全程指导换届选举工作,共选派出285名政治素质好、熟悉“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干部驻村指导。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乡镇班子其他成员分片落实的包干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
摸清底子,牢握选举主动权。各乡镇换届选举各包村工作组深入村屯摸底调查,认真做到“四个摸清”:摸清现任村“两委”班子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摸清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摸清村级后备干部的成长情况和参选情况,摸清本地是否存在影响换届选举的情况。全面摸准吃透村情民意,做到换届选举底子清、情况明,对排查出来的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各种因素,实施“一村一方案”,牢牢把握住换届选举的主动权。
发现人才,为换届选举储备优秀人才。各乡镇均组织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建立了村级后备人才库。注重把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种养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列入后备干部优先选拔范围。据统计,107个村(社区)共有167名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青年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选。
注重培训,严格程序。县乡镇两级分别对村“两委”换届工作有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县集中培训1次,各乡镇培训10次,坚持把培训作为保证选举依法依规进行的关键环节来抓,使大家对相关政策入脑入心,确保选举工作操作规范、民主、合法、公平、公正。
充分发动,营造氛围。为激发选民参与选举的热情,该县充分利用电视、远程教育、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选举工作。对外出党员群众较多的村,实行村组干部和党员“一对一”和“一对多”联系制度,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夯实了基础
选举过程中,每个程序、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坚持做到当场投票、当场宣布选举结果,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使投票者满意,当选者高兴,落选者服气。据统计,选举产生村(社区)组织班子成员总数539人,平均年龄为44.74岁;新入选班子167人,占比例的30.98%;女性为83人,占比例的15.40%;大专以上的83人,占15.40%,高中(中专)学历的有224人,占比例的41.55%;35岁及以下的年轻干部78人;带头致富226人。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身体健康、受群众拥护的人充实到队伍中来,村级组织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为加快推进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韦雄英)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生
黄金玉
通讯员
唐炳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5年一周期不少于36...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