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今年是巴马瑶族自治县国际旅游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各相关旅游项目也正如火如荼开展,该县趁势规划在未来三年内,着力实施八大旅游发展工程,力图实现旅游跨越发展,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元、结构优化、线路互通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促进旅游产品体系和产业格局全方位升级。
极力改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重点突破赐福湖、龙洪片区和水晶宫、命河片区的交通建设,健全盘阳河流域自驾车和绿道服务体系,完善精品旅游产品线路的道路建设和道路标识标牌体系,全力配合国家修建百色至河池、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抓紧谋划直升机机场、通用机场选址。
重点打造旅游健康养生与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加快开发赐福湖,到2017年,形成赐福湖“国家级健康长寿养生休闲度假区”工作体系与标准,完成论坛基地、养生基地、度假小镇、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整合突破水晶宫、命河片区,形成以喀斯特地质探秘、生命奇观探奇的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巴马小镇、游客服务中心、生命花园、生命家园、乡村休闲会所等项目,到2017年末,实现接待游客106.4万人次;力抓龙洪乡村田园旅游区建设,重点推动高端养老庄、商务度假庄园、赛马场及山地休闲俱乐部项目,到2017年末,实现接待游客95万人次;推进盘阳河长寿养生旅游区建设工程,提升百魔洞、百鸟岩、帝皇宫景区品位,推进盘阳河沿线旅游风景道、世界瑶族文化旅游园区等项目建设,到2017年末,实现接待游客215.8万人次;整合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在未来3年培育2个至3个国家5A级景区,形成3条至4条精品旅游线路,培育1个至2个具有国家影响力的节事活动。
启动中心城市集散服务工程建设。近期内,要建设一个特色商业区、一个服务大巴马旅游的综合服务平台及一个培训基地,建成一个高水平体验性强的博物馆和文化广场,形成一批运作旅游和健康养生的龙头企业,不断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市的集散服务功能。
推动健康农业和乡村休闲度假村建设。在盘阳河和重点旅游区沿途打造健康乡村、长寿乡村旅游示范带,以点带面,推动百里百村乡村旅游建设工程,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到2017年,建成1个健康乡村和长寿乡村旅游示范带,基本形成分工合作、盘阳河上下游高效衔接、农工商旅有机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创建出度假乡村养老、乡村旅游知名品牌,打造出乡村旅游升级版。
促进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实施旅游人才兴旅工程,除了提升现有旅游人才水准和引进外来先进人才外,自明年起,每年定期举办3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每年选举10名优秀旅游人才外出进修,选派100名优秀旅游人才到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参观学习。到2017年,每年增加100名旅游从业人员,并最终达到10000人。此外,还通过实施乡土特色人才百人计划培训项目、成立旅游人才教育基地、建立旅游研究性人才基地等方式,将巴马建设成为旅游人才特区和高地。
加快旅游信息化,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编制巴马智慧旅游建设与运营方案、引进智慧旅游建设战略伙伴、建设智慧旅游综合平台、建设巴马旅游数据中心和信息中心等手段,实现旅游管理、服务、营销等的新型化、现代化和智慧化,全面建成智慧旅游框架体系。
完善并创新营销推广体系。通过实施重点客源地开发工程、制作高质量旅游宣传推广材料、实施互联网营销工程、完善和创新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机制、策划系列旅游事件营销等措施,打开巴马旅游市场,吸引更多客源。为此,该县计划于2014年底前完成精品文化节目和体育赛事设计,2015年至2016年将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活动,2015年起,做到月月有精品活动,每年举办1次旅游发展大会,举办1次以上文体旅融合的国际活动或大赛。
实施环境整治、控制优化工程。加强水环境保护和大气环境保护,重点保护盘阳河和赐福湖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保证水质和空气质量;加强生活污染防治,完善城镇、景区污水收集管网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加大乡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美化村容村貌,2017年底前完成优化提升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生态环境;丰富赐福湖生态环境,到2017年,在赐福湖片区完成种植3000亩彩色林。
在未来三年,通过实施八大旅游发展工程,巴马的旅游将得到跨越性的发展,巴马旅游的面貌、形象、品牌、本质届时都将得到极大改善。(罗荣玉)
新闻推荐
巴马讯
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人口和计生工作,随处可见计生题材的宣传漫画、横幅标语等,为该乡的人口计生工作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