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盘阳河畔的坡纳屯,见到不少老人在下棋对弈、散步打拳,山脚下一座座农家旅馆干净、整齐、漂亮,村前有视野开阔、地势平坦的水田,村后有林木茂盛的丘陵和清澈见底的溪水……宛如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以前,在外面打工,累死累活;现在,坐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到,不仅轻松,而且钱还不少。”谈起近年来的生活变化,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百马村坡纳屯的韦大姐很是感慨。她家是一座拥有7个房间的农家乐旅馆,每年光靠接待游客可以进账五六万元。这样的生活,放在10年前,韦大姐是不敢想的。
“以前我们住的是瓦房,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人就种地。”村民黄龙告诉记者,2005年,坡纳屯人均年收入只有1200元。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依托世界长寿之乡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盘阳河世界长寿之乡乡村养生旅游线路,鼓励和引导沿线村屯发展休闲农家乐。从此,这里的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河边有凉亭,游客一边欣赏盘阳河风光一边品尝美食,河畔旁的灯光球场,可供‘候鸟人\’晨练、运动,我们还建有图书室,村子前就有300多亩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为游客提供参与农作物种植、收割的机会,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黄龙兴致勃勃地向记者推介起自己的家乡,除了风光秀丽以外,吃喝玩乐,样样都有。
2006年,坡纳屯群众按照“农家乐”设计理念,充分整合土地,统一设计,住户均按两户一单元田园别墅式进行建设,自发筹款拆老房建新房,投工投劳修建水泥道路、兴建自来水工程等项目。2008年,该县党委、政府鼓励群众改造包装升级提质农家旅馆,决定给予坡纳屯每户2.4万元补助,还协调银行给予每户贴息贷款3.6万元。随着坡纳屯各方面条件变好,前来养生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不少问题也出现了,由于村民们缺乏管理经营的经验,坡纳屯的旅游市场竞争比较混乱。
针对这些问题,2010年,坡纳屯在当地党委、政府指导下,成立农家旅馆协会党支部,采取支部引领、协会协调、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和统一规划、管理、分配的经营模式规范旅游市场。“现在全屯房价一样,游客统一由协会安排就住,大家不会出现为了抢客而打价格战。”该屯游客服务中心管理员韦克说,目前,坡纳共有旅馆65家,床位超过1000个,月接待游客2500人次以上。每个床位每个月上交管理费16元,用于屯里的公共支出,游客每入住一个房间,户主获得水电费7元和卫生费8元,剩余的钱统一分红。在接待旅游团队时,村里集体出动安排餐饮。
同时,坡纳屯还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将土地转租给企业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有机农业,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仅此一项,每年可以解决全村200多人的就业问题,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名声大振的坡纳屯,也荣誉满堂,先后被评为“广西新农村示范建设标兵村屯”、“广西休闲农业十佳名村”和“中国特色村”;坡纳农家旅馆协会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支部”,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前年的年人均收入是1.7万元,去年游客很多,收入应该也不低,今年我们争取更上一层楼。”村民黄大善笑咧了嘴。
新闻推荐
抓重点 强整治 重服务 创园区 巴马精心谋划特色工业发展新思路
巴马讯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决定》的总体要求,逐步把巴马建设成为中国纯天然饮用水(矿泉水)和中国绿色...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