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讯
在大化民族文化广场、将军山公园、江滨路……居民或翩翩起舞、或登山、或跑步、或打球……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各种体育运动此起彼伏,县文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全民健身周活动先进单位”、2010年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民健身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大化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成立全民健身工作机构。全县先后成立了钓鱼协会、乒乓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等民间体育组织和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等6个分会,16个乡镇及156个村全部成立相关体育协会,有5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县积极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乡村、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群众体育活动,推动全县全民健身活动稳步发展。
努力完善体育设施。投资8200万元的县文化体育中心已完成可研评审,预计今年可以动工建设。全县已建成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在建22个,每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一个608平方米以上标准篮球场;已建成2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2007年以来,新建103个篮球场,2012年,县财政安排72万元建设24个篮球场,并向上争取12个篮球场建设指标;2012年,县财政还安排60万元改造和建设3个乡镇驻地的体育设施,确保全县各乡镇政府所在地都建成一个标准篮球场。
精心组织,积极开展特色活动,建立全民健身长效机制。近年来,全县组织了气排球、篮球、羽毛球、门球、乒乓球、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五人制足球、广场拉丁舞、体育游艺、体育知识培训等活动。县委、县人民政府每年围绕元旦、春节、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国庆节等几个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贯穿全年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举办了“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来自全县16个乡镇450名运动员参加了打尺子、射弩、打弹弓、踢毽子、板鞋竞速、投绣球、陀螺等民族项目的比赛。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县民族中学、县实验小学积极推广陀螺、投绣球、板鞋、打尺子等民族体育项目。组织开展“乡村万人气排球大赛”,举办了十二届“红河杯”男子篮球赛。全力办好三届“广西大化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千人垂钓大赛”,先后有近3000名来自全国和东盟国家的选手参加比赛,逐步成为面向东盟、辐射全国的品牌垂钓赛事。举办三届万村农民篮球大赛大化赛区比赛,全县1000多人次参加。同时,各单项体育协会也积极开展各项高水平的体育比赛。
“科学健身,你我同行,志为瑶山,强身健体。”今年8月8日,历时100天的第四届广西体育节大化县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隆重举行,全面展示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全民健身运动的活跃,带动了全县竞技体育的发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大化县组队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共获得16枚金牌、9枚银牌、11枚铜牌,摔跤运动员覃和曾获全国比赛第一名,并代表我国征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陆春敏曾获残奥会金牌。
(韦
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权
晟
黄筱钰
通讯员
黄格)“现在街上行驶的车比过去多了,但交通秩序却比过去好了。”家住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城的居...
大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化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