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讯
2007年
7月5日,东兰县泗孟乡弄目村号令屯农民杨慧到乡农合办报销医疗费,成为该乡第一个受惠于“新农合”的农民。也是这一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东兰全面铺开。
几年来,东兰县坚持减负惠民这一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新农合筹资、补偿标准,建立和完善符合东兰实际的长效机制,新农合覆盖面逐年扩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状况不断改善,“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逐步缓解。2008年东兰县被评为“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2009年被评为“全区新农合工作先进县”。今年,该县参合农民达25.01万人,参合率99.9%,超过区市目标任务3.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排名全市第一。实施新农合政策至今,东兰县参合农民已有87.5548万人次获得医疗补偿,补偿资金达23407.002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启动以来,东兰县始终坚持以确保参合农民受益度为目标,不断优化补偿模式,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调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比例,各级住院补偿比例较上年均提高5%。2013年,全县再次对新农合补偿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程度,扩大新农合覆盖面,新农合筹资标准由去年的人均290元提高到34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80元,个人自缴6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至10万元,比上年提高2万元;乡级、县级、地市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补偿比分别达90%、70%、60%。全面开展儿童白血病等8类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将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等12种大病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范围,使重大疾病保障病种达20种,住院补偿比例达70%,重型精神病住院补偿比例高达85%。同时针对长寿老人(80岁以上)、优抚对象、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正常补偿比例基础上提高5%。此外,该县还根据新农合资金结余情况实行动态调整,严格控制乡镇、县级医疗机构新农合自付药品比例,提高基金使用率,实行新农合报销“二次补偿”,使参合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2012年,东兰县在全面落实国家医改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村级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对新农合工作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在全市率先推行“一元钱看病”就医模式,参合群众到村卫生室看病,每次只需交1元的诊疗费,便可以拿到3天以内的基本药物。半年时间里,仅在隘洞镇香河村856多人次享受到了“一元钱看病”的优惠,为村民节省了医疗费用17797元。2013年5月,河池电视台对东兰县探索实施一元钱看病的做法进行推介。目前,村卫生室“一块钱”和乡镇卫生院“一块五钱”看病模式已在县内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群众将享受到这一惠民举措。
在扩大参合农民受益方面,2012年东兰县特邀右江民族医学院等专家深入乡镇为参合群众免费进行健康体检,完成17735人(例),取得良好效果。2013年,东兰县将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诊断、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对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积极意义。
该县还积极开展新农合就医“一卡通”工作,在全县定点医疗机构中实行新农合即时结报,参合患者门诊住院医药费都可以直接在医疗机构冲减补偿,不断简化申报手续,方便群众就医报销,切实让这项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覃凤勤)
新闻推荐
儿童乘坐中巴车一律买全票引争议东兰至大同班线司机称,担心超员挨罚款而“不得已为之”物价部门表示,此举违规,1.2米以下儿童不单独占座应免票 本报记者 张锐锐
不管是婴儿还是儿童,乘坐中巴车一律被要求按人头购买全票,否则就被刁难或直接“撵”下车。近日,网友“563059486”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发帖反映,东兰县城区...
东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