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韦立标
通讯员
韦才东)“这面东兰锻造的铜鼓代表了广西壮族民间特色,我们将其作为一份心意献给母校。”武汉大学广西校友会工作人员莫羡说。11月29日是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日前,莫羡一行到东兰为母校精心打造了一面铜鼓。
据悉,全世界仅存2000多面馆藏铜鼓,其中东兰有612面,是名副其实的铜鼓之乡。近年来,东兰县充分挖掘铜鼓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五个一”工程,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铜鼓文化内涵,做大做强铜鼓品牌,推动铜鼓文化走向全国。“五个一”工程即:“一园”工程,打造世界铜鼓博览园;“一馆”工程,兴建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一村”工程,建设原生态铜鼓民俗村;“一厂”工程,创办东兰铜鼓制造厂;“一戏”工程,用铜鼓大乐将2700多年的铜鼓历史浓缩在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传承和发展“壮族铜鼓习俗”以及铜鼓文化派生的铜鼓舞、猴鼓舞、壮族歌圩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舞蹈和习俗,培育壮大铜鼓文化旅游产业。
目前,东兰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铜鼓春榔舞》被列入广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瑶族猴鼓舞》和《布努瑶二声部瑶歌》被列入河池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外,东兰县还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称号,并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这为东兰铜鼓进一步提升文化感染力、扩大文化知名度、做大做强品牌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新闻推荐
东兰讯
东兰县结合中央、自治区、河池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组织全县各级干部带着群众感情、带着全会精神、带着调研课题,深入...
东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