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都安新闻 > 正文

贫困学子心中的“热心姐”黄妙珠本报记者 高东风 文/图

来源:河池日报 2012-03-19 14:24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崔永元在黄妙珠臂上粘贴他签名的志愿者标签。

图为站在尚育小学校园“狼吞虎咽”的黄妙珠。

 

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3年来,累计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948.95万元,帮助4200多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校园,连续3年被评为自治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连续2年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成为河池市学生资助工作的一面旗帜。都安县学生资助工作在短短3年时间能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绩,离不开该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也与该县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被贫困学子昵称为“热心姐”的黄妙珠密不可分。

去年6月,崔永元到都安县三只羊乡上远小学开展“为孩子加个菜”助学活动时,一个衣着朴素、满脸阳光的女士娴熟地向崔永元介绍学生的生活及食宿情况,特别是对个别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当前最需要的帮助等了如指掌,得到了崔永元的赞许,并将他亲笔签名的志愿者标签贴到了女士的臂上。这名女士就是黄妙珠。因当时采访任务很重,记者与她没有很多的交流,但她对贫困学生的关注与热情留给记者很深的印象。这是记者与她的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是在去年8月下旬,有学生家长反映,都安县办理生源地学生贷款的办公场地设在5楼,由于人多场地拥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8月25日,记者采访时看到,黄妙珠正在发放办理业务的序号,并耐心地说明哪个号段的具体办理时间,使原本都在5楼过道上拥挤的人流得以“疏散”和“分流”。虽然办理贷款的人员很多,但现场秩序平稳,大多数学生家长被安置在会议室等候。原来,她借鉴金融企业发序号排队办业务的方法,巧妙地化解了“安全问题”。

第三次是在拉烈乡尚育小学,那天是有2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为尚育小学的孩子们捐献正版的爱心字典和资助50名贫困学生,虽然活动现场人员众多,但整个捐赠程序井井有条,原定3个小时的活动不到2个小时就圆满地结束了。事后采访才知道,整个活动都是由黄妙珠牵线、策划,由于策划方案十分细致见周到,确保了活动的质量。活动结束已经是下午14时50分,黄妙珠才有机会吃饭,但也只能站在操场上“狼吞虎咽”……

三次的“不期而遇”,让记者看到了一个把帮助贫困学子圆梦校园当成一项崇高事业的“热心人”。

由于资助中心只有3名工作人员,每年下半年生源地贷款办理高峰时段,都会有很多志愿者主动到资助办帮忙,而这些志愿者中,有的曾经就是申请生源地贷款的贫困学子。

广西师范大学大三学生黄悄悄是都安首批生源地贷款的受益者,她说,2009年都安首次办理生源地贷款业务时,仅有3名工作人员,她目睹因办理贷款的人数众多,造成办公室拥堵、业务办理不畅,是黄妙珠将贷款步骤分流到3个办公室同时办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由此她对黄主任便心生敬意。2011年她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更加近距离接触黄主任,她负责“助学圆梦,感恩社会”受助大学生感恩晚会中的“一日捐”活动和“爱心拍卖”环节,都是黄主任精心设计的。“黄主任创意十足、精力充沛、科学理性、热爱学生,是她教会我博爱、理性、忍耐、热心、感恩、创新。”黄悄悄由衷地说。

做了3年多的志愿者唐鑫说,去年暑期,在黄主任的主创下,资助管理中心发起捐资助学的爱心活动,让受助大学生展示和回馈爱心企业人士的文艺会演,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通过这次活动,让他对黄主任的热情、大胆和创新有了认识。“她看上去并不是一个多么崇高的人,但她对贫困学生的关爱是发自心底的,她是能为贫困学生飞得更高倾尽全部的人。在我们志愿者眼中,她是做事坚持、有条不紊、永远不服输的女人。”

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是黄妙珠经常的工作,3年来,她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县所有的贫困村,详细而全面地掌握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为日后开展资助工作提供了便利。

2010年6月7日,她爬了两个半小时的山路,来到保安乡安阳村贫困学生韦继胜家时已是下午5点半,在了解了家庭贫困情况并做好记录后,她想趁天还没有黑前,走完几公里崎岖的山路,但热心的家长拉住她的手说:“如果不嫌我家的锅黑就在我家吃饭,如果不吃饭就是嫌我家穷。”这些朴实的话语,让她不忍拒绝,但她还要走访2户家庭,最后村里人举着火把将她送到公路边,这让她感受到了山里人的真诚和肩上所承载的责任的厚重。

2010年6月9日下午,她手脚并用地爬了近2个小时的山路,来到刚刚结束高考的保安乡平旺村韦绍国家时,映入她眼帘的是铺在地上的烂草席上躺着韦绍国患癌症晚期的父亲,读初三的妹妹已请假照顾父亲2个多月,家里最值钱的就是一盏15瓦的灯泡和一个售价大概30元的小风扇…… 韦绍国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激地说:“当时黄主任问我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我说送父亲上山的棺材没钱买。她将随身携带的900元钱全部交给了我,让我筹备父亲后事。两天后,我用黄主任给的钱办理了父亲的丧事,如果没有黄主任的帮助,我真的不知道会怎么样安葬父亲……”

黄妙珠说:“3年的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没有社会各界的热心参与,学生资助工作将会寸步难行,我有责任有义务把国家资助贫困学生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好,不仅为了贫困学生“教育公平”权利的真正实现,更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3年来,黄妙珠在不断扩大生源地贷款规模的同时,也想方设法联系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关注贫困学生。2010年,广州德善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到都安走访一名他们资助的贫困生,在陪同走访过程中,黄妙珠抓住机会向德善公司一行人介绍了都安贫困学生人穷志坚、勤奋向学的事迹,让闻者动容,最后,她成功地向德善公司争取到了25.4万元的助学金,资助15名贫困生,解决了他们大学期间的生活费。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黄妙珠带领这个新成立的团队出色的工作成绩受到各界褒奖,连续3年被评为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黄妙珠谦虚地说:“我只是代表都安学生资助工作团队领取了这份荣誉,如果没有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没整个团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不会今天这样成绩的。”

她对荣誉如此淡然,在黄妙珠的心里,她只想成为孩子们心中永远的“热心姐”。

新闻推荐

都安纪委宣教工作亮点纷呈

都安讯 2011年以来,都安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察局围绕反腐倡廉建设,开展一系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舆...

都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安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贫困学子心中的“热心姐”黄妙珠本报记者 高东风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