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都安新闻 > 正文

一位共青团员和一座桥的故事陈昌恒

来源:河池日报 2012-05-07 14:17   https://www.yybnet.net/

毛祥迁老人站在桥头遥想当年的往事。

 

美丽的红水河蜿蜒2千多里来到都安瑶族自治县红渡,红渡河段成了都安与马山的分界线,连接两岸的是雄伟的红渡大桥。

这座石拱桥修建于1965年初,由交通部公路三局二处第四工程队承建,1966年8月通车。桥长235米,宽约10米,正中桥面距河床30米左右。都南高速未通车前,途经这里的国道是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以及河池市的出口通道。

在距大桥不足100米的土丘上有一座孤坟,一个异乡的亡灵长眠于此,46年了,他日夜守望这座大桥。

坟墓长满杂草,只露出水泥顶盖。水泥墓碑铭文记载,死者谢荣禄,浙江永康花川人,共青团员,1957年参加交通建设,生前曾4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于1966年8月21日,在修建红渡大桥施工中因公殉职。

红渡村板城屯80岁老人毛祥迁是谢荣禄的老乡。当年在建红渡大桥时,与比他小13岁的红渡姑娘苏爱芳相爱,并在这里落户。据毛祥迁回忆,谢荣禄和他同年参加工作,曾在福建等地参加过几座桥梁的施工,因为他积极肯干,入伍不久就担任供电组组长。

进驻红渡第二天,谢荣禄就带供电组忙开了,勘察线路、立杆、拉线。特别是为预防断电而配备的那两台柴油机和电球已有些年代了,经常需要检修。在工友的眼里,这位供电组长,每天双手和工作服都沾满油污。有一次,谢荣禄发痧了,整整4天只喝淡粥,身体极度虚弱,同志们劝他休息,但他仍然坚持检修机器。供电无故障时,他也没闲着,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大部分时间加入到运输石料队伍中。因为石料全部用斗车通过铁轨运自5公里外的蓝堂村,任务十分艰巨。有一次,谢荣禄被石头砸伤了脚,血流如注,他到山边抓了一把艾草捣烂粘住伤口,用绷带一缠,又接着干。

因为工作出色,1966年“五一”,他又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这是他第4次获得这项荣誉。

这年8月19日,这一天对谢荣禄来说是福喜双至,一是经过工人们一年多的奋战,大桥合龙了;二是离别了两年的妻子不远千里来到工地探亲。

8月21日,星期天,阳光正好。工地上红旗猎猎。工棚里,工人们三五成群,下棋的,聊天的,往家里写信的,大家开心快活,因为大桥再铸上围栏就竣工了。

上午9时许,送走妻子后,谢荣禄又上桥面拆除电线。和妻子分手时,他当着工友的面对妻子说,等大桥通车了,我一定在大桥的这一头上车回家和你们团聚。

他边抹汗边拽线边往后退,猛然一脚踏空,坠落到离桥面20多米高的乱石上,不满30岁的青春瞬间定格,一切憧憬顷刻间也摔得粉碎。这时,妻子应该还没有到南宁,那句临别的话变成了他对妻子说的诀别话。

工友把他的尸体抬到黄土丘上,当天举行追悼大会,土丘四周站满了黑压压的人,600多名工友和都安、马山的部分干部以及附近闻讯成群结队赶来的农民,人人都沉浸在悲痛里。他的家人收到电报赶到红渡时,已经是他安葬后的第4天了。

毛祥迁说,同一座桥挽留了两个浙江人。我老了,腿脚不方便,但隔三差五我都到红渡桥上走走,当然也到老乡的墓前站一站,陪他说说家乡话。清明节我们也去给他上坟烧香。46年了,目睹红渡两岸的变化,他的心里一定也和我一样高兴!

新闻推荐

村姑韦敏霞的养猪致富路韩金秦 黄 强

“如果没有政府给我资金补贴,现在这个养猪场我肯定办不下去了。”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永乐村女青年韦敏霞如是说。几年前,韦敏...

都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安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位共青团员和一座桥的故事陈昌恒)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