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专电
(记者
沈应佳
罗昌亮)
红水河、龙江河位于珠江流域上游,决定着下游乃至粤、港、澳地区的水质安全。在保护和建设西部生态屏障和江河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中,河池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巨大成本。为此,在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不少代表建议:通过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
自治区人大代表、天峨县县长陆祥红说:“天峨森林覆盖率达82.6%,排全区第三位,但每年获得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仅排在全区26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倒数第三位。”
放眼整个河池,地处广西西部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民族众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缓慢,在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下受到了限制开发,通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关停工业企业,河池人民为保护和建设西部的生态屏障和江河源头区域的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损失了许多发展机会。
陆祥红说:“为了维护公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可借鉴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生态补偿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更有效地保护好生态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自治区人大代表、金城江区区长覃生贤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生态补偿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使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补偿中去。”
陆祥红说:“生态补偿机制必须明确生态补偿范围与补偿对象,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我们建议自治区一方面应抓紧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生态补偿若干政策措施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尽快出台《生态补偿条例》,明确生态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及补偿责任主体,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
自治区人大代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说:“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生态补偿基金应在包括财政、税收及民间资金在内多方面筹集。”
目前,代表们的建议得到自治区有关部门重视。自治区环保厅、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探索建立相应机制,加快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
新闻推荐
近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利用节前流动人口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在城区繁华地段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服务进万家活动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活动。当天,共发放...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