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生产的食品除销往全区各地外,近几年来还打开了深圳等外地市场。”12月上旬,记者来到环江畜牧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之一的环江大毛南风味食品厂,只见车间里的生产工人身着洁白的消毒大褂,正专注、有序地工作。该厂厂长谭梦曦介绍,该厂建有国家新标准规定的生产流程的车间、化验室、仓储车间等,年可加工肉干产品从4年前的180多吨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吨。
作为农牧生产大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内有香猪、香牛、香鸭、香米、香菇等名优特产,被誉为“飘香的地方”。2010年,环江成功注册环江香猪、环江菜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特色畜牧产业的发展,通过着力培育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建立示范体系等,辐射带动香猪、菜牛两大产业的发展。
“环江香猪的特点是整猪全黑、肥而不腻、味美汁甜。近几年来,香猪产业发展迅猛,市场前景看好。”环江县畜牧水产兽医局局长曾拥政表示。环江香猪主产地在该县北部,一直以来以“宜北香猪”著称于世。多年来,该县把发展环江香猪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抓,2012年香猪出栏4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约3.2万头,饲养能繁母猪50头以下的养殖场有30个。据介绍,一头香猪的价格平时在250至280元左右,临近节日时可达到300至400元。“饲养香猪利润好、见效快,群众乐意养,全县散养户饲养规模达5头左右规模的就约有420户。”曾拥政说,“目前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以传统的农户养殖为主,大公司则主要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
除此之外,环江还拥有一个国家级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始建于2001年的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多年来共投入建设资金756.3万元,现全场存栏种猪682头,年产仔猪5500头、成活率达95%以上。
同样,作为“中国菜牛之乡”的环江,群众饲养菜牛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环江通过国家桔杆养牛、猛牛工程、扶持毛南族发展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项目,发动种草养牛和落实示范场、示范户的建立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菜牛产业的发展。2012年,全县菜牛出栏4万多头,建成种草养牛示范场21个、示范村14个,培植示范户856户;建立牛品种改配种点18个,年推广牛品改配种5000多头,繁殖杂交牛犊2500多头。
环江县历来高度重视畜牧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严格要求加工厂采用标准化、规范化来生产加工,实现肉产品的优质优价。至2012年,全县共建成畜牧产品加工企业16家,年生产能力达可加工香猪100万头、加工牛肉1万吨。其中,广西毛苗瑶、大毛南等加工厂,都是拥有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前者采用无公害和供港澳出口产品标准化养殖技术进行生产,其产品远销港澳。
“菜牛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特别是目前临近春节时,菜牛供不应求。”曾拥政表示,环江下一步将通过引进外资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种草养牛工作,按绿色产品标准生产高品质肉牛,力争将终端产品打造成我国南方著名的牛肉品牌。对于香猪发展也不能放松,要不断开发出环江香猪系列新产品,促进香猪产业的大发展。
新闻推荐
环江讯
1月28日,一名操着浓厚重庆口音的男子走进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法院立案庭,将正在工作的法官欧力锐叫出门外,接着掏出一张银行卡递给法官:“请您一定...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