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真没用,都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每每提到自己的母亲,梁建磊这个退伍的铁血汉子都哽噎地说道。
梁建磊,1981年出生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龙岩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999年底,在当了3年兵以后,19岁的梁建磊只身前往广东打工。挣钱建房,娶妻生子,孝顺父母,梁建磊在为自己的未来拼搏。然而,家中打来的一个电话,却让他这个原本十分平常的理想变得异乎艰难。
惊闻母病
弃高薪工作回家照料
“母亲突患子宫瘤,医治需要1万多元。”2001年5月的一天,梁建磊接到家人打来的电话后,紧张得不知所措:“当时自己一分钱也没有,真的觉得自己很没用。”经家人四处筹集,终于勉强凑够了母亲的手术费,母亲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母亲患病前,梁建磊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赚钱,想的是有朝一日能够回家建房娶妻,孝敬父母,因此得到老板的赏识。“当时我的收入还挺高的,老板还帮我介绍对象,希望我在广东安家。”梁建磊说,但当得知母亲生病后,他毅然拒绝了老板的好意,放弃大好的前途,回到家中照顾母亲。
回家后,梁建磊一边在家中干杂活,一边照顾患病的母亲。梁建磊说,他刚回家时,母亲还能自理,但是到2005年的时候,母亲病情开始出现恶化,风湿病、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开始折磨着母亲。梁建磊开始带着母亲四处寻医问药,但是母亲积劳成疾,最终瘫痪在床。
为治病母
多次创业失败不气馁
为了挣钱医治母亲,2005年,梁建磊向朋友借了8万多元,买了一辆货车,开始在洛阳镇做起水泥运输生意。“开货车收入高,挣钱快!而且卖水泥也很赚钱!”梁建磊回忆,当时他满脑子都是想办法挣钱,每天起早贪黑的,一天也不敢停歇。为了节约开支,他吃住都在洛阳镇,母亲也住得不习惯。后来,随着女儿的出生,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水泥运输生意惨淡。2008年,梁建磊最终将货车卖掉,带着母亲妻女回到龙岩乡老家。
2009年,梁建磊与人合伙开了一家采石场,但因自己需要照顾母亲妻女,无暇顾及采石场的经营,导致合伙人有意见,采石场最终关闭。为了谋求出路,梁建磊又向银行贷款20多万,做起木头加工的生意,但因生意不好做,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家用。
“觉得自己真没用,都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回想起多年来的经历,家中还是没有多大改观,梁建磊这个高173厘米、体重90多公斤的铁血汉子不断地自责。“但是,我不能放弃,我是家中的主心骨,我是母亲继续活下去的希望。”梁建磊说。
床前孝子
8年照料病母渐康复
母亲瘫痪期间,梁建磊与家人每天都要喂其吃饭,帮其做按摩,防止肌肉坏死。但因父亲年事已高,妻子娇弱力小又要照看女儿,母亲上厕所等重活只能由梁建磊包揽。到了晚上,在外劳累了一天的梁建磊又要做起母亲的“晚间保姆”。“每半小时就要帮母亲翻身、做按摩,深夜还要喂药。”梁建磊说,他白天在外奔波忙碌,晚上在家照顾病母,8年中,他一直在重复着这一规律性的生活。2012年,在梁建磊与家人8年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病情出现好转,开始能够下床走路,并能够独自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梁建磊一家终于浮现了多年未见的笑容。
“病重的时候,儿子背着我四处求医,每天都给我捶背、揉腿、弯脚,村里人觉得我能下床走路简直是个奇迹!哪里都没有哪个儿子像我儿子这么孝心!”在提起儿子的时候,梁建磊的母亲双眼泛起幸福的泪花。
“建磊这人没得说,非常孝顺父母!”说到梁建磊,村里的人都十分赞赏。
“梁建磊为人积极乐观,不管家里多困难,从来都没有抱怨过,放弃过。”曾在龙岩乡当乡长的莫小勇也是赞赏有加。
“虽然母亲能够站起来了,但是每个月高昂的医药费,仍然压得我喘不过气。”虽然仍陷困境之中,但看着日渐康复的母亲,梁建磊皱起的眉头已渐渐舒展开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李盛勇
通讯员
蓝锐)
4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率中国科学院国情考察团到河池市考察调研,了...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