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如何“反腐”“拒腐”?笔者认为,先“识腐”,后采取有效措施“治腐”,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一、腐败的内涵
“腐败”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书·食货志》:“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里的“腐败”指谷物发霉、腐烂。随着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腐败逐步偏离其原始含义,主要指向公共权力的滥用。根据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腐败概念的界定,一般认为:凡是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就是腐败;腐败行为的主体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腐败行为的方式是滥用权力,腐败行为的目的是谋取私利,腐败行为的后果是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腐败是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产物。
二、当前腐败现象的特点
一是问题突出,呈现多样化。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团性,即“串案”“窝案”;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腐败犯罪的上升速度快;腐败涉及的金额巨大。
二是易发多发,有加剧之势。过去腐败的主要形式是贪污受贿,现拓展为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三个方面;过去腐败分子静坐等上门受贿,现在则主动出来“设局”索贿;经济发展的热点往往成为腐败的高发领域,垄断性行业的腐败突出;我国的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名下滑,说明腐败加剧。
三是从“官本位”转为“金本位”。在我国,腐败现象从总体来说是以“官本位”型为主的,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开始向“金本位”型转变,具体表现是由跑官要官到买官卖官,从以权敛钱到以钱买权等系列腐败。
四是顽固反复,惩治而复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力度纠正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但在某些地方和领域仍然是屡禁不止、屡刹不绝、纠而复生。
三、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主观原因方面。一是价值取向扭曲,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泛滥;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在犯罪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三是攀比心理,一些领导干部觉得别人活得比自己风光,就运用手中的权力聚敛财富,腐化堕落。
客观原因方面。一是权力过分集中;二是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三是惩治制度不健全;四是权力商品化;五是经济管理体制漏洞。
四、当前加强对腐败现象治理的有效措施
(一)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一是着力抓好以党员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党的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进行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二是着力抓好社会大众的廉洁教育。重点抓好社会大众的守法、诚信、道义以及公民在监督公共权力行为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结合”,即要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三是着力抓好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廉政文化长效机制,强化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创新载体,丰富廉政文化内容。
(二)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一是着力抓好中央已出台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二是因地制宜,创办基地,确保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切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要继续完善市场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提升各种企业管理水平;三要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四要规范政府行为,抓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调整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使政府从管理微观经济中解脱出来,防止权力进入市场。
(四)强化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
一是改革和完善监督体制机制,强化监督功能。赋予党的纪检机关更多职权和独立性,使其真正能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进行有效的监督,成为有权威的党内监督机关;科学配置权力,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权力结构;健全发现问题机制,着力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力争防患于未然;通过立法程序出台《群众监督条例》,明确社会监督的权利、义务;积极探索网络反腐,通过网络平台对党和政府的权力进行快捷、高效监督;推行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公布制度。二是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增强监督效果。在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总结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加强专项治理,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推进阳光行政。
(五)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既要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又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一是抓细节。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二是抓年节。如治理中秋、国庆公款送礼和公款吃喝等“节日腐败”。三是抓关节。围绕腐败易发多发、问题突出的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重拳出击,加大力度,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在惩处过程中,“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从而遏制腐败现象在这些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六)“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按照惩防体系建设的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大内容要求,着力建立健全制度,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网络,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以确保公共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杜绝权力的滥用,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作者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唐毓克)近日,网友“林海茫茫”在河池网网络问政发帖,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区的繁华地段有一栋高层建筑,外墙使用墙面砖装饰,行人从该...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