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环江新闻 > 正文

近年来,喝酒出事事件不断增多,有人喝出了病,有人喝掉了性命,有人因劝酒成为被告,也有人更是丢了朋友损了钱财—— 酒桌逢知己 千杯“少”为好本报记者 张锐锐

来源:河池日报 2014-05-13 08:44   https://www.yybnet.net/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宁可伤身体、不能伤感情”……生活中处处有酒,红白喜事、乔迁新居、家人团聚、升学就业、提拔升迁、宴请亲朋,莫不要喝酒。喝得多了,喝得凶了,有人喝出了病,也有人喝掉了性命。近年来,喝酒出事事件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因劝酒成为被告,有的更是丢了朋友损了钱财。

酒,是助兴的媒介,适度的劝酒,有助于人们的沟通、交流。然而,凡事有个度,过量的劝酒、饮酒,也容易惹出祸端,甚至丧命。喝酒,还是悠着点为好,别让助兴的酒变成惹祸的“毒药”。

网友评论——

“河池人能喝在广西是公认的”

近期,互联网流传一则帖子,让河池“火”了一把。该网帖盘点“广西哪里人最能喝、14个地级市酒量排行榜”中,河池市被列为第一名,并如此描述“河池人喝酒在广西是公认的,不论是高度白酒还是农村酿的米酒、玉米酒,河池人统统不拒,在很多单位里,河池人喝酒都是主力,以大化、罗城2县为最。”位屈第二、三名的分别是桂林、百色两市。

且不论该网帖的真实性、权威性,仅从网友跟帖的评论中可以发现,“河池人能喝在广西肯定是公认的”。

现实中,河池也是闻名区内外的“酒乡”,素有“无酒不成宴”的习俗。长期以来,受饮酒陋习影响,河池酒桌劝酒之风越行越盛,并逐渐扭曲,让人觉得不喝酒、喝不够酒,似乎就是不够热情,不够朋友,非要喝醉才收场。殊不知,各人的酒量有大小,过度饮酒不仅容易失态,更容易伤身体,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以河池城区为例,最能体现“酒风浓”的,其一就是无处不在的夜宵摊,以及每晚生意爆满通宵喝酒的繁荣场景;另外就是很多茶庄、咖啡厅甚至沦为“酒庄”,只见喝酒场景,很少见有单纯喝茶或咖啡消遣聊天的。

坊间传言,东兰县的某品牌啤酒经销商去总经销商处进货,基本不用排队等候,享有优先进货的“特权”,更间接衬托了该县惊人的啤酒销量,以及浓厚的喝酒风气。

警钟长鸣——

有人陪酒死、有人贪杯亡

据报载,今年4月9日,广西来宾市一名副镇长在一次接风宴中喝酒身亡,参与饮酒的7名科级干部,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一律按照有序程序,先行给予免职待处理。

这不仅仅是个例。据中纪委网站统计,去年12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发生了多起官员宴请喝酒致人猝死的事件,相关责任人员也受到降职、行政处分等严肃处理。

据中国青年报一份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10日期间,全国共有54名各级官员非正常死亡。值得关注的是,喝酒死亡排在第二位,酒后死亡大多死于酒后引发的心脏疾病。

记者从市纪委获悉,近年来,河池市也发生多起公职人员喝酒致死案件,尤其是“八项规定”实施前,喝酒文化在河池就是一种接待习俗,一顿饭下来,不是吃饱的,而是喝饱的。

喝酒致死事件不仅发生在行政领域里,民间习俗导致贪杯把自己“喝死”的也屡见不鲜。今年2月份,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就发生一起为新郎当酒保醉死案件。颜某本以为为朋友当结婚喜宴酒保是份光荣的“差事”,哪曾料到这份差事却让自己丧了性命,两家人顿时陷入悲痛与难堪之中,最后反目成仇陷入法庭纠纷。巴马瑶族自治县一农民在帮亲戚砍甘蔗期间,因为喝酒过量导致心肌梗塞,离开人世。

记者从市人民医院、三医院急诊科获悉,急性心梗也叫“猝死”,酒桌上的人,兴奋,心跳加快,喝酒以后全身血管扩张,全身供血需求多,这些都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对于长期劳累或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很容易造成意外。临床资料表明,很多人都是由于过量饮酒而致中风发作,因救治不及而发生猝死的。

医生表示,喝酒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酒精兴奋大脑皮层,往往表现为兴奋、胡言乱语等;再喝多一点就进入了第二阶段,酒精开始抑制皮层下中枢、小脑等,此时,饮酒者多表现为意识模糊、走路不稳,难以掌握平衡,此时如果起身上洗手间的话,极易发生摔倒摔伤等意外;第三阶段是继续喝,过量的酒精开始抑制脑干中枢,饮酒者呼吸减慢、血压降低,甚至出现昏迷。

医生提醒,如果身边有人发生意外,应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过程中,要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让病人平躺,脸侧一方,防止醉酒后的呕吐物堵塞气管。

劝酒代价——

一人出事参与者连带“遭殃”

喝酒也是一份“有风险”的交际活动,有时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据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过类似案子的法官介绍,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极力劝酒损害他人的健康权乃至生命权,属于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在具体案例中,由于劝酒而导致他人死亡,应当根据死亡人的情况确定死亡赔偿金的数额,然后再根据行为人的过错程度,确定行为人应当承担的赔偿数额。

以上述为新郎当酒保醉死案件为例,法院审理后认为:由于颜某作为成年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身体及酒量状况,而其饮酒系自愿行为,其对自己的死亡后果存在一定的过错责任;而被告在颜某酒醉后并未尽到应尽的照看责任,同样存在过错,也应负一定责任。最后经过法官通过多方调解才化解这次生命权纠纷案。

法官提醒,如今劝酒导致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双方家庭很容易因此反目成仇,影响社会和谐。因此,朋友间聚会喝酒在所难免,但不能贪图一时的痛快而极力进行劝酒,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而追悔莫及。

刹制歪风——

官方带头培育文明生活方式

酒多伤身、害人害己是很简单的道理,缘何在制度禁止的背景下,部分地方依然推崇“酒接待”大吃大喝,民间交往也大行“酒”道,导致“喝酒死”仍屡见不鲜?

“八项规定”颁布以来,中央利剑高悬,高压态势,旨在通过改造廉洁清正的党风、政风,促进培植廉洁文明的社会民风,建立理性的、文明的、廉洁的社会交往关系,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据市纪委介绍,早在2012年6月,河池市就颁布《河池市加强公务活动管理的有关规定》,其中就有“不许在中午饮酒”的强制规定,加强政府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委、政府良好形象。

“要严格财经纪律,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吃喝等腐败现象发生。”据市纪委介绍,要进一步推进“三公”经费管理的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做到令行禁止,对作风建设问题,要严格问责,绝不姑息,才能真正堵住酒桌上的歪风邪气。

“拒绝酒瓶上的浪费、腐败,需要政府部门以身作则带头倡导,才能进一步改变喝酒陋习,培育社会文明的生活方式。”市纪委举例说,以河池市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河池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规定(试行)》为例,政府通过倡导文明节俭、移风易俗的新风尚,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清新务实之风逐渐形成,受到广大干群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编后语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喝酒成为一种社交的象征,小到把酒言欢,大到送礼宴席,都离不开酒,许多人也把能喝酒当成荣耀,似乎酒量越大,越显豪放;越能喝酒,就越能交友越易办事。殊不知,很多时候,喝酒越多洋相越多,风险更大。

酒能成事,也能坏事。如众所云:“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党风喝坏胃,喝得单位没经费,喝得两口背靠背……”,可见,喝酒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长期喝酒会使身体逐渐“适应”血液中含大量酒精的状况,脑部会“习惯于”整天浸泡在酒精里,这样对脑部及身体都有很大的伤害。亲朋好友聚会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然而,往往却因为“尽兴”演变成了扫兴,因此,我们要以健康为重,避免酗酒,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应吸取“酒”的教训,喝酒不能逞强,劝酒更应适当,如果真把对方当朋友,就要为朋友的健康多几分考虑,能喝多少有个量,不要害了自己,伤了别人。

新闻推荐

无证滥伐林木涂某领刑受罚

环江讯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农民涂某,在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砍伐林木,近日,环江县人民法院以被告人涂某犯滥伐林木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近年来,喝酒出事事件不断增多,有人喝出了病,有人喝掉了性命,有人因劝酒成为被告,也有人更是丢了朋友损了钱财—— 酒桌逢知己 千杯“少”为好本报记者 张锐锐)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