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
今年3月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开展“驻村法官”活动,将司法为民的触角延伸到山区群众。与去年同期相比,该院诉讼立案案件量减少242件,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30多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该院整合司法资源,推动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按照全县12个乡镇143个行政村的实际情况,该院实行院领导班子成员包乡镇、全院73名干警每人负责联系1-3个行政村的思路,建立了一条审判机关与群众路线结合、司法职责与社会责任共担、审判执行与综治维稳相融的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子。通过内部挖潜,实现了法院内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村组干部在“驻村法官”的带动下,也主动协助法院化解纠纷,变身成为数百名“法官助理”,为该院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持。
建章立制,规范运行。该院把深化“驻村法官”工作机制作为司法为民、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效平台,在全县143村(社区)成立法官工作室,挂牌公布法官联络信息和工作职责,随时接受群众求助、咨询和监督。同时,该院制定了《推进”驻村法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考核办法》等制度,规范运行;将每月15日或30日确定为“法官工作日”,法官进村开展工作。干警深入社区村屯,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了解社情民意、开展法制讲座、调处纠纷等形式,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强化保障,激发活力。该院党组加强指导监督;驻村法官定期邀请人民调解员旁听案件审理,帮助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运行机制、工作程序、调解方式及文书制作,将“诉调对接”融入社会大调解机制中;该院在明确“驻村法官工作”职责任务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法制宣传、开展一次社情民意调研、召开一次座谈会、公开开庭审理或调解一次案件、走访一次困难群众),不断丰富活动载体。
探索创新,拓展职能。该院干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从事民事工作的法官注重加强基层调解队伍建设,开展法律业务集中培训,选择邻里纠纷、赡养、物业管理等涉及民生案件,就地开庭,巡回调解;从事刑事工作的法官注意选择典型案件,深入村组、社区就地开庭审理案件;少年法官则在校园举办法制报告会,增强师生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从事行政庭工作的法官针对农村征地分配款纠纷频发的现状,组织包抓村组干部学习相关法律规定,借鉴其他村组方法,减少矛盾纠纷。
据统计,该院开展“驻村法官”活动以来,走访农户1400余户,发放党员联系卡615张,解决农民群众实际困难35件,调解解决劳务、赡养、小额借贷等纠纷104件,开展法制宣讲13次,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群众困难。
(卢学知)
新闻推荐
我们同一片蓝天:为何环江县4月份至今,门诊或医院的新农合款报销都没拨到报销点或病人账户上,是财政问题还是其他原因?
(2014-7-31)
&nb...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