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8月10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广西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学习。在为期14天的时间里,先后聆听了南洋理工大学著名专家讲授的专题课,考察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物流园区、服务贸易园区、生物城和动漫城等,亲身感受了新加坡发达的经济和现代化的都市,被新加坡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奇迹所震撼,也深受启示。
一、认识新加坡——小国家、大气魄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714平方公里。几十年来,新加坡坚持把政治管制与经济自由相结合,把共同理想与多元文化相结合,创造了许多奇迹。短短十几天的学习考察,对新加坡有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是经济活跃。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实行积极的“走出去,引进来”开放政策,迅速走上了振兴腾飞之路,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二是人居环境优越。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却生活得井然有序。新加坡以花园城市国家而闻名,有30多个公园,街头巷尾到处绿树成荫,几乎每一座居民楼都伫立在苍翠的绿色里。走进新加坡,犹如进入了绿色环保的园林。三是社会安定和谐。新加坡十分注重依法治国和公德教育,使国家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家乐业。虽然是一个多元种族国家(其中华人占74%,其他民族主要来自马来西、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在世界上很多多民族国家内部矛盾迭起、纷争不止的时候,新加坡的各个民族却水乳交融、和睦共处,社会秩序井然。
二、解读新加坡——忧患图发展、开放促繁荣
40多年来,新加坡之所以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最发达的国家,我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为了摆脱自然条件和恶劣环境的制约,政府一直通过各种渠道提醒国民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共同推进国家发展。即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仍始终保持着冷静和低调。危机、忧患意识激发着国民时刻保持着努力拼搏、勇往直前的斗志,为国家发展凝聚巨大动力。二是有立足长远、放眼世界的远见卓识。新加坡政府总是以超前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眼光去预测和判断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全世界发展的高度去谋划国家的未来,同时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实行对外开放,吸取全世界的资金和技术、人才精华。三是有科学发展、脚踏实地的现实精神。新加坡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体制、严格的制度和合理的规划,控制和治理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开发和节约资源。同时,理性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不盲从,不浮躁,按照本国实际,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稳妥地走下去。四是有法律至上、依法执政的法治理念。新加坡是世界上法制最健全的国家之一,法律渗透到国家、社会、家庭各个方面,就连不能在公共场合吸烟、不能乱丢垃圾等都纳入法律条款。同时,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执法最严的国家之一,甚至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鞭刑。新加坡井然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国家风气主要得益于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
三、借鉴新加坡——借经验、促发展
针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未来的发展,我认为可以借鉴一些新加坡的经验:
一是借鉴忧患和拼搏意识,凝聚发展巨大能量。就全县而言,环江是新时期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目前还有75个国定贫困村,贫困人口10万多人;在财政方面,环江矿财政和土地财政还占较大份额,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枯竭,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在产业方面,环江有“五香”等优质特色产业,但都处于较低层次开发状态,如不进行产业升级,将失去竞争力,失去市场;在生态建设方面,虽然环江喀斯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但贵州施秉、四川金佛山以及区内的桂林早就借这个生态牌子开发旅游业,有的已开发成型,而环江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如不奋起直追,将错失良机,无法发挥世界级品牌作用;在民族文化方面,环江作为毛南族的发祥地和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但目前外省的毛南族在打造、开发、宣传以及影响力方面都超过环江,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将来世人关注不再是环江的毛南族而是外地毛南族,环江“唯一的毛南族”牌子将被取而代之。因此,我们要树立危机、忧患意识,加强宣传和思想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达成时不待我、努力拼搏、迎头赶上的共识,凝聚更大能量投入到环江经济社会建设大潮。
二是借鉴远见和科学意识,确保发展健康持续。近年来,环江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们要立足长远,注重科学性,避免“走弯路、瞎折腾”等现象,实现永续发展。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富县、文化活县”的整体思路,突出写好特色产业、生态旅游和基础建设三篇文章。在产业发展方面。改变“粗加工、低效益、短效应”的现状,着眼长远规划,提高科技含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特别是实施好林产加工业“双十”工程、香猪产业发展“615”工程、茧丝绸加工业“1625”工程和蔗糖产业发展“1560”工程,使林产、蔗糖、香猪、桑蚕等产业优化提升,协调发展,为财政增收和实现2020年农民纯收入倍增计划奠定坚实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路网建设,当前要加快“环江—东江二级路”、“环江三桥”建设,同时争取已列入规划,与罗城、融水、贵州从江连接的另外三条二级路能开工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在县城区实施民族化风貌改造工程,打造具有毛南风情的山水园林城区,同时抓好各乡镇特色村寨建设。加强旅游景点及其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抓好民族风情园、民族新村等民族文化展示基地和景点建设。在生态旅游开发方面。打好“世界自然遗产地”、“毛南族”两个世界级品牌,依托木论喀斯特和九万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雅中国第二大天坑群等生态资源,“五香”(香猪、香牛、香菇、香鸭、香米)特产资源,毛南、苗、瑶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构建广西桂林、环江和贵州荔波、施秉大西南喀斯特旅游圈,利用10年或更短时间,把环江打造成为生态环境良好、民族风情浓郁、特色文化彰显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三是借鉴法治、服务意识,营造发展良好环境。一要依法行政。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切实依法行政,努力建设依法治理、务实为民、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政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二要优化服务。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解决“四风”问题,转变工作作风,突出抓好窗口部门的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经济运营环境,促进各行各业持续发展,特别是要以良好的环境吸引外地大企业、大项目进驻环江,为经济社会建设注入新动力。
(作者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
新闻推荐
环江讯
近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通报了该院今年以来工作基本情况。该院以“党...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