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打造成全市开发扶贫的标杆工程,近3年来,自治区、市、县驻乡村工作组注重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开发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和群众共同奔小康的美好愿望。
示范区如何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大安“整乡推进”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实现把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地区群众易地安置统筹推进?
自治区、市、县驻乡村工作组,坚持着力抓好乡村班子建设,巩固基层组织体系,对基层党组织提要求、讲思路、教方法,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会想工作、干事情、起作用。以“乡会村开民议”制度为载体,把扶贫攻坚战大会开到村、开到片区、开到社区、开到田间地头,第一时间把“整乡推进”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交予群众,实现政策与群众“零距离”的宣传,使“整乡推进”工作如何推进,由村民小组长提议、党群理事会商议、群众代表会决议、屯监督小组评议。
“以乡会村开民议、农事村办和农事圩办方式,有效解决了群众参与开发扶贫主体动力问题。”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副县长、时任大安乡党委书记卢永甲说,该乡先后建成了7个村级“移风易俗立新气”公共食堂,建立了党群联席理事会、屯级移风易俗理事会、清洁乡村理事会等民间自治组织100多个。
“可爱村地处边远大石山区,居住点分散,就地扶贫成本大、效益低,怎样脱掉‘特困村\’帽子,怎样使可爱村与示范区其他村同步达标?”村党支书谭福勇时刻思考着。
市委、市政府认为,可爱村要走整村易地搬迁、原地生态维系、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扶贫新路子,决定采取“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两种方式进行整村易地搬迁安置。
“在党建扶贫工作中,我们注重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环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韦鸿臻说。在大安“整乡推进”工作中,该县选派一批干部,推行“红卡惠民”活动,保证开发扶贫工作中政策落实到村、帮扶对象当年经济收入有提高、基础设施项目有长效维护机制、连片规模产业发挥示范作用。
据了解,大安乡“党员红卡制度”推行“红卡”进村(社区)、进屯组、进农户、进特色产业基地,帮助贫困户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促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走出机关、联系企业、帮扶群众。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参加“红卡惠民”活动党组织719个,党员数8921名,发送党员红卡21352张,联系群众数16337户,为群众办实事10425件。
在开展党建扶贫中,为消除群众的发展疑虑,该县采取了党员典型带动的方式,激发党员创业带富,推动全乡产业化发展。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挑选和扶持不同类型的党员能人,形成培育一个能人、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局面。”环江县委副书记覃克参说。
为确保开发扶贫能自动持续“造血”,大安示范区实施了“红雁引飞——培养党员能人”工程。通过发挥创业党员群众示范带动作用,用示范创业的经验做法和实绩成效,激发群众参与推进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据介绍,目前,仅可爱村600多亩生产开发用地上,已种植红心香柚200多亩,间套种黄豆近200亩,可爱村原居住地种植核桃1100亩,该村户均拥有核桃或红心香柚7.5亩。此外,该村于2014年注册了“可爱牌”生态农副产品商标。现在,该乡创建带领致富党支部3个,13人被列为县“百强党员能人”。
新闻推荐
4岁的女儿与盲父相依为命—— 爸爸,我来做你的“眼睛”本报记者 李婷婷 文/图
图为女儿在陪父亲一起做家务。
4月12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三才村月亮山下,4岁的阿凤拉着父亲韦才恨的手,走在村间的小道上。
&nbs...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