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环江新闻 > 正文

4岁的女儿与盲父相依为命—— 爸爸,我来做你的“眼睛”本报记者 李婷婷 文/图

来源:河池日报 2015-04-14 07:53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女儿在陪父亲一起做家务。

 

4月12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三才村月亮山下,4岁的阿凤拉着父亲韦才恨的手,走在村间的小道上。

“爸,等我长到你这么高时,我养你。”双目失明的韦才恨哽咽着给记者“翻译”女儿用壮话说的话。

疾病突来,快乐打工仔陷入黑暗

从18岁起,韦才恨就外出打工。辗转多个工厂后,他在广东一家工厂担任一个班组的领班。

2011年,38岁的韦才恨迎来女儿的降生,初尝当上父亲的喜悦。

而这快乐的日子还没有过多久,2012年,韦才恨发觉自己的眼睛看东西时出现重影。他以为患上红眼病,就去门诊打针。

为省钱,韦才恨辞去工作,回到老家。眼睛好一点后,他买了一辆“三马车”,来往城区搭客赚钱养家。没想到病情复发,他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继发性青光眼、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

治眼病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连“三马车”也卖了,却依然没有治好,反而完全失去视力。

医生告诉他,治疗需要到上海动手术,费用几十万元。这给韦才恨带来如山的压力。

从明亮的世界,一下陷入黑暗中,韦才恨难以接受。从小熟门熟路的村庄,对他来说,竟变成迷宫,出门找不着方向,还时常跌倒。

更让韦才恨难受的是,女儿1岁多时,妻子留下他和女儿,离家而去。

爱心涌来,困窘家庭重迎光明

自从韦才恨失明后,他和女儿每个月只能领取低保金300元。两人的日常饮食,由80岁的老父亲照顾。3个兄弟经常接济照顾他。村里的邻居也帮忙带路、跑腿、送钱、送物,在他跌倒时扶起他。工厂里的同事也纷纷为他慷慨解囊。韦才恨说,他很感激帮助过他的人。

去年12月,老父亲患腿风湿,要坐轮椅。韦才恨慢慢摸索着学会切肉,洗菜,用电高压锅煮饭,用电磁炉煮菜。

水源镇派出所指导员韦庆强说,今年3月31日傍晚,他到韦才恨家里时看到,父女俩蜗居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水泥砖平房里。韦才恨正在做晚餐,只有半个包菜,没有一丝油星。女儿因缺乏营养,脸色苍白。

4月8日,成立于2007年的公益组织“爱心一点点”团队为韦才恨募捐爱心款1600元。当天,组织者韦宏萍,团队成员琪哥、明哥为韦才恨父女俩购买了日常生活用品,并承诺会定期去看望他们。

韦才恨说,女儿出生不到一年,他就失明了。如今,女儿上幼儿园了,也长高了。他经常用手摸摸女儿的模样,量量她的身高。

“爸,等我长到你这么高时,我养你。”听着4岁女儿说出懂事的话语,这位中年男子觉得很辛酸。

“她会提醒我车来了,还有小心路边的沟。”韦才恨说。每天,他都到路口接送女儿上、下学。

在韦才恨心中,女儿是他的开心果。女儿会说笑话给他听,会拉着他去幼儿园,进代销店,有时帮他买盐等,还帮他放好鞋子和捡起掉在地上的衣服。

韦才恨说,他打算申请危房改造补贴,让女儿住进新家。他还想参加残联组织的按摩培训班,学习一门技能,以维持自己和女儿的生活,供女儿读书。

新闻推荐

示范引领 以点带面 辐射带动 环江生态乡村“刷新”农民新生活

环江讯 溪水潺潺、桑叶青青,交错有致的屯级水泥路上,忙着春耕生产的农民朋友或驾车或步行来回穿梭,摆放有序的垃圾桶外面油漆喷绘的“美丽环江”四个...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4岁的女儿与盲父相依为命—— 爸爸,我来做你的“眼睛”本报记者 李婷婷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