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环界村群众覃亚林参加培训后,学到红心香柚种植管理新技术,不断扩大香柚种植规模;塘官屯青年党员罗女子从培训班上学到桑蚕管理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蚕茧的质量问题……近三年来,大安“整乡推进”示范区在抓好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能、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要求,认真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取得良好实效。
截至目前,该乡完成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25期3000多人次;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00多人,完成任务的102.06%;转移就业输出500多人,实现稳定就业400多人,劳务工资性收入达800多万元;一屯一能人技能培训达160多人。
对于一个集“少、边、山、穷”于一体的欠发达地方来说,大安乡的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该乡谋划新思路、出台新政策,全乡干部由“扶贫开发”思路转变为“开发扶贫”思路,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自我发展能力,做大做强扶贫产业。
如果农民在身体素质、教育素质、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经营管理素质、现代意识等方面偏低,不仅在劳动力转移及外出务工方面将位于劣势,而且也会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此,该乡加强了以广大农民群众为大安建设主体的农民素质培训,使人才培训工作与市场、与农民群众的需求不脱节。该乡紧紧围绕“转变思路、锁定目标、分段推进、基础提升、产业带动、能人带领、教科引领、保障支撑、易地发展、连片推进、生态维系、责任保证、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确定了核桃、香猪、桑蚕、糖料蔗、红心香柚等扶贫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和提高群众素质,奠定产业扶贫基础,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这是河池开发扶贫的一项创新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说。
“要掌握群众培训的需求,缺什么补什么,群众发展新产业能自动持续‘造血\’。”环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杨哲说。该乡通过组织节日农民工座谈会、返乡农民工见面会,对在外务工、经商群众,以电话直接联系、发放调查表等方式进行摸底,详细了解群众在职业技能、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需求的培训项目,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形式,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群众学技术,政府来买单。在该县推进办的统一协调下,大安乡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乡党委具体组织实施,村党支部加强动员引导。人社、农业、林业、财政、水利、科技、扶贫、职业技术学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同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群众素质建设教育,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资助的多元化共同投入建设机制。
“从业种类各式各样,因人而异开展培训。”大安乡乡长谭世革说,该乡针对有的群众从事农业生产,就重点进行科学种植、规模养殖和新型农机具操作维修等技术培训;对外出务工的群众,就着重进行餐饮及家政服务等培训;对到企业工作的群众,就侧重与企业联手注重岗位技术培训;对从事运输、营销、中介服务和创办企业的群众,就着力进行市场经济等培训。
素质的提升和受训人的信心高涨,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整乡推进”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乡有5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与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示范区群众投工、投劳达3万余人次,投工、投劳、投料折资1400多万元。
此外,2012年以来,为学习他人有效工作方法,该县先后组织村民小组部分骨干到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贵州省平塘县卡浦乡等地,考察学习扶贫开发工作先进经验。
新闻推荐
环江讯
为进一步强化卫生系统干部职工防腐意识,预防职务犯罪,3月24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卫生系统举办了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全县乡镇卫生院院长、新农...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