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韦立标
通讯员
谭
锐)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红雁引飞”党员能人培育带富工作机制为抓手,通过“四个培养”,不断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
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建立全县致富能人信息库,通过采取宏观调控、拓源扩流、培养锻炼等措施,使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双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跨入党组织大门。据统计,该县已有1395名农村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其中,“双带能力”突出的有1287名,为党组织增添了骨干力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把党员培养成农村致富能手。对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农村党员,重点发展“三人”,即致富带头人、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2014年,该县整合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举办党员能人素质提升培训班12期,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800余人次,培育出100亩以上农业种养大户378户,创建产业协会35个、种养示范基地56个,组建专业合作社54个,挂牌建立党员能人示范基地97个;并通过定向技术培训、引导联合发展、协调资金信贷、提供政策优惠等方式,帮助其壮大产业发展,将其培养成党员致富能人,进一步引领和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按照“先给舞台、再给位子,先当配角、再当主角,先挑担子、再给身份”的“三先三再”培育模式,每个村(社区)确定2名至3名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能人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并实行“3+1”结对帮带机制,逐步把党员能人充实进村干部队伍。2014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后,该县共有379名党员致富能人入村任职,新当选的党支书和村(居)委主任中,党员能人分别占100%和66.4%,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中,党员致富能手比例达到了96%,村干部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把优秀党员村干部培养成党支书。每个村(社区)把1名至2名在坚持党性、服务群众、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得到群众认可的村干部作为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由包村的乡(镇)领导,本村的村委主任和党支书进行定向培养,参与党支部党务和管理工作,逐步培养成党支部书记。大安乡可爱村党支部书记谭福勇带动了2万多户群众脱贫致富,荣获“全区扶贫攻坚好支书”的荣誉称号。
通过“四个培养”模式,切实增强了全县基层党员队伍素质,激发了农村党员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活力,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党员和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结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韦剑平)上世纪90年代,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难题,河池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突出成绩。截至2000年,环...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