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环江新闻 > 正文

重拾家乡森林□ 韦剑平

来源:河池日报 2015-03-23 16:08   https://www.yybnet.net/

 

“猎风”驴行,多选择原始森林。九万大山是一条黄金路线。30名驴友,每人40多斤背包,包里装有帐篷、睡袋,三天两夜的食物。包车从金城江出发,九万大山在100多公里开外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

到达扎营地时,天已全黑。所谓的扎营地,只不过是小溪边一块稍稍平坦的草地。

支帐篷、砌炉灶、找柴草、洗菜切肉,30号人各自忙碌。不到一个小时,在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旁,每人喝上了一碗鸡汤。篝火晚会开始了。有的扛来大木头做板凳,有的搬石头来垫坐,几十个人围着一堆篝火,谈笑风生,或讲段子,或随口哼歌。

周围一片漆黑,除了一堆烧得很旺的篝火、几十个笑容灿烂的脸孔,还有的,就是天上隐隐约约闪烁的星星。

长期蜗居在都市,穿梭于灯红酒绿之中,面对荒野上的这堆篝火,望着天上数不清的星星,我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

我的故乡是刁江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孩童时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度过的。当时没有电,大人们回到家,吃完晚饭就吹灯上床。漆黑的夜晚,孩子们在河边烧旺一堆篝火,讲故事或做游戏,直到大人到河边用水把篝火浇灭,大家才逐个散去。

而当今,对于整天沉溺于电视“垃圾”节目、电脑游戏的都市小孩,这样的情景,只是在电视里看到。

第二天一大早,驴友们踏上溯溪之旅。沿着溪谷趟水逆流而上的那条小溪叫“红竹沟”。驴友们发现溪谷两边的竹子多呈红色,因而起名。溯溪而上,只见潺潺流水清澈透明,两岸原始森林树种繁多,藤蔓交错,林间飞鸟鸣唱。偶尔有几户人家在深山居住,房屋旁边是零星的几块玉米地。

山上的树木我几乎都叫不出名字来。

小时候并不是这样。当时,我可以叫出森林里几乎所有树种的名称,哪些树可以生烧,哪些树汁会让皮肤过敏。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全村男女老少上山灭荒造林,刁江流域的原始森林就此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长大后,每次回到老家,望着刁江两岸一山接一山的杉木林,都有一种丢魂的感觉。

第二个扎营地在一个叫久灯村前面的地方。我们到达时,已是下午5点。

扎营地附近有一条机耕路,沿着溪谷往下游延伸,道路两边的树木正在被砍伐。早餐过后,老乡覃叔下来收拾酒瓶,我问覃叔,为什么要毁掉原始森林。

覃叔说,这条路是外面老板出钱开的,修路的条件是路开到哪里,老板就砍树到哪里,砍下来的树归老板,林地给当地村民种杉木。“山林都分到各户了,没有谁愿出头招惹是非。”覃叔显得有些无奈。

我们沿着溪边走了10公里的机耕路,到达杨梅坳道班路口等车回城。

机耕路是沿着溪谷开凿的,路开到的地方,两边山上已经是成片的杉木林。

走在机耕路上,我感觉特别落寞,担心过不了几年,“红竹沟”也跟刁江流域一样,原始森林只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领队是第三次走这条线路。他说:“第一次溯溪,机耕路还没修进来,我们走了4天才到达目的地。现在通了机耕路,溯溪的路程越来越短了;原始树木慢慢减少,视野越来越开阔了。”

“猎风”驴行,让我仿佛重返烂漫的孩提时代,仿佛重拾家乡的那片森林。

新闻推荐

环江整治公路环境卫生

环江讯

 

今年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公路部门结合“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开展公路环境清洁整治活动,打造“畅、洁、绿、美、安”的公路交通环境。&...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法律文书公告2015-04-03 16:03
猜你喜欢:
评论:(重拾家乡森林□ 韦剑平)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